魚式管理說明書
魚式管理這套管理模式,是蔡勁松先生在近20年工作與咨詢過程中,融合了中西方管理理論的一套系統化的現場管理工具!魚式管理模型中,已經內含了目前世界最先進的管理工具包括方針管理、目標管理、績效管理、現場管理、企業文化、XY理論、思維魔方、金字塔思維、止定靜安管理模式等前沿實戰工具,已在多家中小企業取得顯著效果與影響。
魚式管理通過六個管理模式——打造企業“飛魚”形體。具體來說就是通過:目標化、制度化、策劃力、行動力、核查力等六個模塊“2化3力”來為企業的標準化、流程化、目標化打造好堅實的基礎!
一、兩化——目標化、制度化說明:
目標化、制度化屬于公司的頂層設計,象征一條魚的“魚頭、魚尾”。
1、目標化——代表“魚頭”,魚頭“目標化”——要求企業通過“魚眼”圍繞目標,堅定的向目標游去,同時通過“魚嘴”,堅定的“吃掉”目標,或問題。
2、制度化——代表“魚尾”,魚尾“制度化”——要求企業建章立制,通過標準化、制度化、流程化的文件制度,來規范約束企業行為,確保企業的行動是朝目標形式,不偏離。制度化設計過程中,注重制度的分層設計,同時要求制度的證據追溯驗證性本質要求。
二、三力——策劃力、執行力、核查力說明
魚式管理之三力要求,三種力量在“目標化”“制度化”基礎上,成為一個“三角形”,實際上最穩定的平面結構技術三角形,魚式管理3力,也是希望打造企業最穩定的力量結構,通過“策劃力”、“行動力”、“核查力”,對目標進行計劃,同時予以執行,并在過程中檢查偏差,予以持續改進。
1、策劃力——“凡是預則立,不預則廢”,達成目標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制定嚴謹的階段計劃,確保行動過程處于受控狀態。計劃的設定也是分層次是,大到公司的遠景戰略計劃、年度經營計劃,小到部門規劃、班組計劃,月度計劃、周工作計劃、日工作計劃。
2、執行力——執行力是對本職工作模塊的識別分析,從管理流程輸入、轉化、輸出的三個要素進行識別、確定、管理,各部門根據在組織架構中,所處位置,對工作內容進行明確梳理,讓工作流程化、模塊化。執行力體現了各層次、崗位為了達成目標、完成計劃的現實履行,是對工作過程的具體展開,是過程價值增值的核心轉化要求。沒有“執行力”,就會讓“策劃力”落空,讓“核查力”失去對象;同時也讓“目標化”與“制度化”形同虛設。
3、核查力——核查力是對“執行力”的監控稽核,確保行動不會偏離計劃,讓行動處于受控狀況,核查的過程,就是發現偏差的過程,無偏差時,可以繼續執行計劃;發現偏差,者需要重新修訂計劃,或調整目標。偏差的形成與偏差的消除,需求進一步的計劃與核查。核查力是2化3力落地的核心,任何目標、制度、計劃、執行,沒有核查的環節,都可能是鏡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