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瑕
(一)風險投資的概念
風險投資從廣義上講,是指向風險項目的投資。它集融資與投資于一體,匯供應資本和提供管理服務于一身。通俗地說是指投資人將風險資本投資于新近成立或快速成長的新興公司(主要是高科技公司),在承擔很大風險的基礎上,為融資人提供長期股權投資和增值服務,培育企業快速成長,數年后再通過上市、兼并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投資,取得高額投資回報的一種投資方式。
(二)風險投資的基本特征:
1.投資對象多為處于創業期的中小型企業,多為高新技術企業;
2.投資期限至少在3-5年,投資方式一般為股權投資,通常占被投資企業股權的15%-20%;
3.投資決策建立在高度專業化和程序化的基礎之上;
4.風險投資人一般積極參與被投資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增值服務;
5.當被投資企業增值后,風險投資人會通過上市、收購兼并或其它股權轉讓方式撤出資本,實現其投資的超額回報;
6.風險投資人退出投資時至少能夠獲得原始投資額5-7倍的利潤和資本升值。
(三)如何選擇風險投資者
如何能與風險投資者對接,這是一個復雜的博弈過程。中小企業除了要不斷創新,還要有行動迅速的作風和不斷努力的勇氣,搶占投資的主動權,選擇風險投資者。那么,如何選擇風險投資者呢?中小企業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1.風險投資者的信譽。風險投資是由職業金融家投入到新興的、迅速發展的、有巨大競爭潛力的企業中的一種權益資本。所以,風險投資者在業界的信譽就成為創業公司選擇的首要條件,這是關系到能否完成創業到資本運作過程的關鍵。
2.風險投資者的資金實力。除了要滿足國家對成立風險投資公司的一些規定外,還要看風險投資公司的股權結構,最好是多元化,基金化。
3.風險投資者的運作程序。雖然每個風險投資公司都有自己的運作程序,但好的商業經驗會使程序執行過程更規范。
4.風險投資者的管理團隊。管理團隊必須是進取及努力不懈的專業人員,在資訊科技領域具有豐富的經驗,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專業的服務,保證一客戶為本的服務精神,能透過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采取最佳的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為客戶創造更高的回報。
(四)風險投資的運作方法
就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發展經驗來看,風險投資的運作過程,可以概括為 “四個主體、三大過程、四個階段”,即從風險投資的市場主體來說,主要有“投資者、風險投資公司、風險企業三大主體”;從風險投資的運行過程來說,主要是“進入、經營、退出”三大過程;從風險企業的發展階段來說,主要有 “種子期、創建期、擴展期、成熟期”四個時期。
第一, 風險投資的“四個主體”
1、投資者。 2、風險投資公司。 3、風險企業。 4、政府。
第二,企業引進風險投資基金步驟
1、熟悉融資過程。在進入融資程序之前,首先要了解創業投資家對產業的偏好,特別是要了解他們對一個投資項目的詳細評審過程。投資者要的是回報,不是技術或企業。
2、發現企業的價值。通過對企業技術資料的收集,詳細的市場調查和管理團隊的組合,認真分析從產品到市場、從人員到管理、從現金流到財務狀況、從無形資產到有形資產等方面的優勢、劣勢。
3、寫好商業計劃書。商業計劃書是獲得創業投資的敲門磚。它的重要性在于:首先它使創業投資家快速了解項目的概要,評估項目的投資價值,并作為盡職調查與談判的基礎性文件;其次,它作為創業藍圖和行動指南,是企業發展的里程碑。
4、推銷你的企業。下一步就要與創業投資家接觸。要認真做好第一次見面的準備,以及過后鍥而不舍的跟蹤,并根據投資家的要求不斷修改商業計劃書的內容。
5、價值評估與盡職調查。隨著接觸深入,如果投資者對該項目產生了興趣,準備做進一步的考察,為此,他將與創業企業簽署一份投資意向書;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對創業企業的價值評估與盡職調查。
6、交易談判與協議簽訂。最后雙方還就投資金額、投資方式、投資回報如何實現、投資后的管理和權益保證、企業的股權結構和管理結構等問題進行細致而又艱苦的談判。如達成一致,將簽訂正式的投資協議。
第三,風險投資運營的具體過程
1.項目的收集及識別投資機會階段
收集高新技術投資項目的途徑有:
(1)發明家或創業者自薦;(2)中介機構或利益相關者介紹;(3)風險投資家自己尋找。
2.項目初審和初選階段
風險投資家拿到項目建議書后,首先判斷該項目是否值得研究,然后風險投資家可以就他感興趣的項目與其他風險投資家進行討論。進而與科技型中小企業者或項目創意人面談。如果面談成功,風險投資家會希望進一步了解更多的有關企業和市場的情況。除選中考慮的主要因素有:(1)投資規模;(2)技術和市場;(3)行業背景;(4)地理區位;(5)融資階段。
3.項目精心審查階段
初選通過后,進入對項目的精心審查階段。該階段是對科技型中小企業所進行的一個復雜的綜合評價過程,這些需要由各方面專家組成的項目組來完成。評估投資項目可行性主要考察下列因素:
(1)技術的獨特性和產品的差異化程度。(2)市場前景。(3)經營管理能力;(4)投資風險評估。(5)套現能力和潛力。所以,套現退出是投資項目的最終歸宿。
4.談判、簽約階段
經過精心審查,風險投資家如果對項目前景看好,就要與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業者進行投資方式和價格的談判。經過討價還價后,進入簽訂協議階段。雙方也可以先簽署一個關于合同內容的備忘錄。然后逐步涉及合同的細節問題。一旦最后協議簽訂完成,科技型中小企業便可以得到資金。
5.投資后的監管和后續決策階段
風險投資公司或多或少都要對所投資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進行監管。如果發現項目并未如預期發展,需要作出后續決策。這里可能有兩種情況:如果進展不理想,可以停止追加投資、中途轉讓或退出;如果進展良好,可以增加投資,與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合作。
6.退出與再投資
風險投資退出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方式包括:(1)首次公開上市。(2)出售企業(被收購)。(3)股份回購。(4)管理層收購或員工收購。(5)買殼上市。(6)破產清算。
第四,在準備和風險投資人洽談融資事宜之前,企業家應該準備好四份主要文件 這四份文件是:(1)《投資建議書》,對企業的管理狀況、利潤情況、戰略地位等作出概要描述;(2)《業務計劃書》,對企業的業務發展戰略、市場推廣計劃、財務狀況和競爭地位等作出詳細描述;(3)《盡職調查報告》,即對企業的背景情況和財務穩健程度、管理隊伍和行業作出深入細致調研后形成書面文件;(4)營銷材料,指任何直接或間接與企業產品或服務銷售有關的文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