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銀行首席
經濟學家、國家統計局原總
經濟師姚景源今日表示,過去三十年改革具有普惠性質,每一個人在改革中都是受益者,但是進入新常態以后,改革涉及到利益再調整,全面推行改革需要創造良好的空間和環境,而增速換擋就是一種環境需要的措施。
姚景源稱,過去三十年多年的高速增長主要依靠人口紅利和改革紅利,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
經濟發展的環境、條件、任務、要求、突出問題、主要矛盾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今天中國
經濟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速度問題,而是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問題。
“目前面臨的狀況是一方面人口紅利的消失,而另一方面是老齡化的到來”,他認為,老齡化還會帶來更多深層次的問題,儲蓄率降低將對過去依賴投資的
經濟增長方式造成較大的沖擊,同時也會對利率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如何把握
經濟換擋?姚景源稱,要把握兩個底線,一是不能讓
經濟下行而導致就業成大問題;二是不能讓由于
經濟下行而導致系統性和區域性的風險。 目前實體
經濟困難一個是增速回落,第二個是成本上升,PPI價格在下降,所以實體
經濟的利潤空間不斷地被擠壓。
“現在中國
經濟一方面傳統的、舊的增長動力是在衰減,另外一方面確實看到新的支撐中國
經濟增長的動力(創新和技術進步)是在提升。在這個歷史階段,我覺得我們還是要把握好,盡可能地還是要防止我們傳統舊的、老的增長動力衰減得過快”,姚景源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