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就是企業所控制的,能夠使企業構思和設計好的戰略得以實施,從而提高企業效果和效率的特性,包括全部的資產、能力、競爭力、組織程序、企業特性、信息、知識等。企業的資源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金融資源。來自各利益相關者的貨幣資源或可交換為貨幣的資源,如權益所有者、債券持有者、銀行的金融資產等,企業留存收益也是一種重要的金融資源。
二、實物資源。包括實物技術(如企業的計算機軟硬件技術),廠房設備、地理位置等。
三、人力資源。企業中的訓練、經驗、判斷能力、智力、關系以及管理人員和員工的洞察力、專業技能和知識、交流和相互影響的能力、動機等。
四、信息。豐富的相關產品信息、系統和軟件、專業知識、深厚的市場渠道,通過此渠道可以獲取有價值的需求供應變化的信息等。
五、無形資源。技術、商譽、文化、品牌、知識產權、專利。
六、客戶關系。客戶中的威信、客戶接觸面和接觸途徑、能與客戶互動,參與客戶需求的產生、忠實的用戶群。
七、公司網絡。公司擁有的廣泛的關系網絡。
八、戰略不動產。相對于后來者或位置靠后些的競爭者來說,戰略不動產能夠使公司進入新市場時獲得成本優勢,以便更快增長,如已有的設備規模、方便進入相關業務的位置、在行業價值鏈中的優勢地位、擁有信息門戶網絡或服務的介入等。
能力是企業協作和利用其他資源能力的內部特性,由一系列活動構成。能力可出現在特定的業務職能中,也可能與特定技術或產品設計相聯系,或者存在于管理價值鏈各要素的聯系或協調這些活動的能力之中。特殊能力與核心能力這些術語的價值在于它們聚焦于競爭優勢這個問題,關注的并不是每個公司的能力,而是與其他公司相比之下的能力。企業的能力可以劃分為:
一、組織能力。組織能力指公司承擔特定業務活動的能力。正式報告結構、正式或非正式的計劃,控制以及協調系統、文化和聲譽、員工或內部群體之間的非正式關系、企業與環境的非正式關系等都屬于此類。
二、物資能力。包括原材料供應、零部件制造、部件組裝和測試、產品制造、倉儲、分銷、配送等能力。
三、交易能力。包括訂單處理、發貨管理、流程控制、庫存管理、預測、投訴處理、采購管理、付款處理、收款管理等。
四、知識能力。如產品設計和開發能力、品牌建設和管理能力、顧客需求引導能力、市場信息和獲取和處理能力等。
關鍵資源能力指讓商業模式運轉所需要的相對重要的資源和能力。企業內的各種資源能力的地位并不是均等的,不同商業模式能夠順利運行所需要的資源能力也各不相同。商業模式中關鍵資源能力的確定方法有兩類:一類是根據商業模式的其他要素的要求確定,例如不同業務系統需要的關鍵資源能力就是不相同的,不同盈利模式需要的關鍵資源能力也不一樣;另一類是以關鍵資源能力為核心構建整個商業模式。常見做法包括:
以企業內的單個能力要素為中心,尋找、構造能與該能力要素相結合的其他利益相關者。
對企業內部價值鏈上的能力要素進行有效整合,以創造更具競爭力的價值鏈產出。
來源:總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