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德升集團董事長張顯煌,一年前差點因為微商系統的事情折騰到崩潰。
一年前,他一直想用直分銷混合模式來做一個平臺,那時候覺得,招募分銷商應該是最難的,結果發現管理分銷商才是最難的。
當時用了某知名微店平臺,大約用了半年的時間招募了128個微商,你都無法想象當時每一個微店鋪怎么開出來的,微商提供身份證,德升的員工一個一個替他們開設店鋪,上線產品,最后崩潰在哪里了呢?
結算,結算也要人工,大部分的微店系統做不到系統自動分賬自動結算。
這太要命了,螞蟻大軍的微商團隊,在結算層面,一定要快速才行。
一年過去了,上面講的幾個問題,有一部分,很多微店平臺現在已經解決了,比如一鍵開店,幾分鐘就可以完成。
但,最重要的是店鋪管理與運營,并沒有本質的進步。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某個微商看到一篇文章不錯,發出去之后,流量進入的都是微商自己的店鋪,而不是到總店鋪里,這樣的模式才算合理啊,但是,就這樣簡單的功能,大部分微店實現不了,因為這不是一個小功能的問題,這是一個革命性思維的問題。
動態店鋪是移動互聯網的精髓之一,這個概念的實踐者是福建我答答公司,做了十幾年IT技術之后,他們在三年前開始研究移動電商的系統解決方案,包括直分銷混合模式和傳統企業的O2O解決方案。
他們發現,移動互聯網最大的特點是用去中心化的思維去架構分銷層級,而當前,幾乎所有的微店系統都是中心化思維的結果。
什么叫去中心化呢?
如果A是總店鋪,B是分銷商,C又是B發展過來的分銷商,那么C看到的店鋪將永遠是B的店鋪,而不是A店鋪。
這樣做的目的是確保B作為分銷商的收益,同樣道理,C發展的分銷商D看到的店鋪也只能是C的店鋪。
中心化的店鋪形態下,就意味著所有人都去總店下單,那么B和C的價值很容易被取代掉。
比如,京東能發展微商嗎?不能啊,因為大家知道京東的商城在哪里,有什么必要在你那里買?
你會問,這在技術上能實現嗎?
這就是移動互聯網的技術特征,我們知道,在PC時代,大家是靠網址確定一個網站或者店鋪,京東也好,淘寶也好,一家一家門店的主店和旗艦店是很明確的,其他的只能叫專賣店專營店特許店。
但移動端的店鋪沒那么多講究,顧客是不可能輸入網址去找店鋪的,也沒辦法根據網址去區分店鋪身份。
你看到的就是你知道的,你看到B的店鋪,就是你想找的總店。實際上,移動時代的店鋪,根本就沒有總店一說了。
這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思維,調戲電商把這種移動端的店鋪形態稱為動態店鋪。
有人就質疑了,那萬一B擅自修改產品描述,加入虛假宣傳,那豈不是影響品牌聲譽?
當然不會,你對店鋪的修改,后臺一目了然,而且基本上是不允許修改的,你對產品有自己的見解,可以通過其他方式描述,但最終呈現的,一定是統一的版本。
這樣才能保證店鋪在快速復制的情況下,還能健康管理。
上海德升被原來的系統折騰的快到崩潰的時候,切換到我答答這套O2O店中店分銷平臺,20天就發展了500個店中店,半年后開到20000家,現在每月銷售額都在1000萬以上,并呈現高速遞增,因為掣肘他們發展的系統問題徹底解決之后,就剩下復制的問題了。
那么,微商招募過來了,如何才能讓他們經營好流量,說白了,動態店鋪完成的是自我繁殖的問題,自我推廣要如何做呢?
推廣其實就是一個流量分配的過程,現在的微商推廣,大部分就是朋友圈發圖片發鏈接了,其實,資源并沒有利用好。
比如,品牌商發出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很好,能夠帶來很大的流量,那么,按道理,分銷商分享出去,附帶的店鋪應該是自己的店鋪,但是很多微商系統不支持這種模式,因為沒有做到動態店鋪,分享出去附帶的店鋪還是總店,所以,就沒有辦法更好地做好流量歸屬,也沒有辦法由總部協調傳播資源,只能是微商單打獨斗。
你看看,現在很多微商的發展其實就是依賴于微商自己的資源,他們也會強調團隊的概念,一個團隊上千人,但是這種團隊是真的團隊嗎?其實只是一個壓貨集中營,通過培訓的方式給你洗腦市場的前景,讓你多下單多壓貨。
壓完貨,你自己賣去吧。
真正的團隊是要為微商的傳播做開源,提供素材提供培訓還不夠,還要有更方便的流量管理。
這其實就是把推廣的功能植入到店鋪中去,大多數微商系統完成的只是一個店鋪展示工具和促銷工具,遠遠不夠,我答答董事長吳樹賢說,這才是人性化的對待微商,微商不是機器,你不能整天給他打氣,然后讓他孤軍奮戰的去撲湯蹈火。
你猜,德升的兩萬個微商,要給他們結算完畢,需要多久?
七天?兩天?
不需要用天來計算,計量單位是分鐘!幾分鐘而已。
幾萬人的微商隊伍,只需要幾分鐘就可以完成結算,初聽到,我嚇了一跳,市面上那么多文章整天談微商這,微商那,從來沒有人說微商隊伍的管理結算問題。
我答答的結算原理也很簡單,但是需要跟銀行簽訂戰略合作,他們的系統跟銀行系統可以實現完美對接,財務審核之后,銀行自動轉賬到各個分銷商的銀行卡里。
所以,德升雖然有兩萬多個分銷商,管理起來,卻很簡單。
更簡單的是,他們都不用發貨,直接交給工廠,工廠直接到消費者,連倉儲物流環節都省了。
有意思的是,德升的微商們覺得這種模式真不錯,我朋友是做某某女裝的,還有一個朋友是做某某童裝的,能不能也在你這里賣一下啊?
就這樣,德升從一個單一品牌的平臺,變成了一個小天貓,各種鞋服品牌都有,所以,你看到他們官網平臺的前幾屏都是類目目錄,而不是商品展示,這是區分一個平臺是旗艦店平臺還是開放式平臺的重要標志。
微商系統居然還可以做成開放平臺,可以多個品牌入駐?
其實,只有這樣的平臺才是真正在做零售的平臺,十個月換一個牌子的面膜微商模式,注定是用來圈錢的。
目前市面上能夠讓一個微商系統直接升級到開放平臺的,應該只有我答答一家,這還不算完,如果德升自己想開設線下連鎖店,只需要升級到O2O系統就行了,微商系統、O2O系統、小天貓系統(商業綜合版),這三大系統其實原先是一個系統,但是當時剛研發出來的時候,發現大家一下子接受不了這種龐然大物,那干脆分拆開吧,沒有門店的用微商系統,有門店的用O2O系統,想做跨品牌聯合促銷的,就用小天貓系統(商業綜合版),而且,三者之間可以互相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