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情志即七情五志。 《內經》中:“ 肝在志為怒,心在志為喜,脾在志為思,肺在志為憂,腎在志為恐 ” ,說明每個臟腑都有其情志活動, 這種情志活動是人體對外界刺激產生的情感反應, 是身體健康的表現。若刺激過強或持續時間過長,臟氣受到沖擊, 氣機逆亂,就可造成人體陰陽失調,氣血不和,臟腑功能紊亂,導致疾病發生。中醫養生主張形神俱養,養神之道貴在“靜”,做到摒除雜念,內無所蓄,外無所逐,專心致志,精神靜謐,“寡言語以養氣,寡思慮以養神”,避免“多思則神殆,多念則志散,多欲則志昏。內煉精神,外煉筋骨,調息養氣,暢通經絡、調和氣血,使之精充、氣足、神旺,而心理治療則是傳統中醫的重要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