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近年來,大學生求職難,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現象,并引起了國家的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已經把2007年列為“大學生就業服務年”。面對就業,許多大學生內心充滿了迷茫,不知該往何處去。為了幫助更多的大學生順利實現就業,我們《 生活大講堂 》欄目,特別聘請格萊德心理咨詢公司的首席講師,志愿填報、職業規劃專家蔡立峰老師,就職業規劃等話題與大家一起探討。
蔡立峰:
剛才主持人講得非常對,目前我國的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了。我這里有一組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的,近幾年大學畢業生的數據:從2000年開始逐年增長,107萬、115萬、145萬、212萬、280萬、338萬,2006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為413萬人,比2005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
目前,每年的就業率只有70%左右,所以,這幾年考研熱、出國熱、公務員熱持續升溫,而所謂的啃老族、校漂族也經常被提及,其中許多人由于找不到工作甚至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現在就業難很大程度上是政策性和結構性的影響因素,但我認為,眾多大學生面臨就業選擇時的迷茫、不知所措,從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這種現象的發生。
現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有兩個極端現象和一個普遍現象,兩個極端現象一個是盲目自信,對用人單位挑三揀四,稍有不如意就選擇離開,寧可在家里待業。(在家里待業看似是就業問題,其實還有很多問題會牽扯進來,如婚姻問題)另一個極端現象是極度貶低自己,為了就業而就業,只要有人要,不給工資也行,即所謂的“零工資就業”。(不一定標準低就可以實現就業,你有沒有這樣的心理,白給的東西,總是不敢要,害怕有什么埋伏,有一個大學生說,現在我們中很多人,分析自己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缺點一大堆,而優點一個也找不到)。還有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在求職過程中,漫無目標,海投簡歷,有人甚至接到面試通知的時候竟不知道是哪家單位,哪個職位。
誰都想找一份好工作,這沒有錯,那什么是好工作呢?有人概括為“活少錢多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睡覺睡到自然醒,數錢數到手抽筋”。聽眾朋友,您說有這樣的工作嗎?如果這幾項拿出任何一項條件,都好找,但是要放到一起還真有些難,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有碰到過,如果碰到了我肯定第一個沖過去。有一首歌唱得好,“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好工作應該是什么樣子的呢?舉一個例子,一份工作現在收入豐厚,但你干著很別扭。另一份工作,現在收入可能不理想,但是你有極大的興趣,能發揮你的聰明才智,并能讓你不斷升遷,這兩份工作哪個是好工作呢?我的回答是“適合你的工作是最好的工作”,這包含幾個方面的意思。
1、是你感興趣的、你所喜歡的。大家想一想看,所有在事業上取得成就的人,無一不是在自己喜歡的領域。
心理學研究證明,當一個人從事他所感興趣的工作時,人們可以激發出強烈的探索和創造的熱情,可以在良好的體能、智能、情緒狀態下出色完成工作,能發揮其能力的70%----80%,而且長時間工作不會感到疲倦,同時一份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會位自己帶來愉悅感、滿足感,而從事不感興趣的工作,只能發揮能力的20%---30%,且非常容易感到疲勞。
美國職業心理指導專家霍蘭德,將職業興趣分別對應適合的職業有現實型、研究型、藝術型、社會型、企業型和傳統型。
2、符合性格、氣質特征。性格有內向、外向之分,氣質分為膽汁質、多血質、粘液質和抑郁質。
內向型性格適合的職業類型:腦力勞動為主的職業;以物為主要工作對象的職業;自己獨立操作為主的職業;重復性較強的簡單勞動為主的職業;要求細致、嚴密、規則性強的職業;感情投入較少,原則性較強的職業。如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研究、工程技術、報刊編輯、銀行職員、檔案管理、各種試驗員。
外向型性格適合的職業類型:以體力勞動為主的職業;以人為主要工作對象的職業;以群體合作為主的職業;環境多變、熱鬧的職業;要求投入感情、用情緒配合的職業;容易見到成效的人。主要職業有管理人員、公關人員、律師、記者、銷售、接待員、教師等。
多血質的人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反應迅速靈活,情緒豐富并且容易興奮,善于交際,易于適應新的環境。他們適合做反應敏捷并且優創造性的工作,不是和從事單調機械和要求細致的工作,適合的職業有:管理人員、外交人員、律師、警察、演員、記者。
膽汁質的人精力充沛,態度直率,情緒情感外顯性強,動作、言語反應快,但不靈活,缺乏正確性,他們較適合做反應迅速、動作有力、應急性強但要求不細致、穩定的工作,如導游、推銷員、節目主持人、演講者、服務員等。
粘液質的人具有較強的自我控制能力,踏實肯干,適合從事有條不紊、刻板平靜、耐受性較高的職業,不適合從事靈活多變的工作,可從事的職業有醫生、法官、出納員、會計。
抑郁質的人喜歡獨處,情緒興奮性高,而且體驗深刻、容易感傷,他們做事審慎小心,觀察力敏銳、但容易疲勞,容易產生驚惶失措的情緒,他們適合的工作有打字員、化驗員、機要秘書等。
3、能發揮智慧、能力優勢的。腦科學的研究證明,人腦的不同腦區負責人類不同的智慧和能力。左前腦負責知識智慧、右前腦負責創造智慧、左后腦經驗智慧、右后腦感覺智慧。不同的腦區優勢適合不同的職業。舉楊振寧從實驗物理轉移到理論物理的事例。
每個人的腦區優勢都不盡相同,縱觀成功人士無不是實現了“揚長避短”的人,因此適合自己的工作一定要是能發揮自己優勢的工作。
4、符合你的人生目標和社會發展需求的。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人生目標,向周恩來總理的為中華之崛起,魯迅的拯救民族與大眾。這是一個人事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你選擇的工作應當符合你的人生目標,才有可能取得極大的成就。像魯迅先生,都知道是學醫的,如果他選擇繼續當醫生,可能會挽救許多人的生命,但卻離他的人生目標相去甚遠。
從社會角度看,只有使自己的選擇符合社會發展的需求,才能使自己的事業立于不敗之地。舉一個例子,假如你的選擇既符合你的興趣、又和你的性格、氣質相匹配,還能發揮你的聰明才智,但你干的是“販毒”,這樣不僅不能輝煌,而且會走向滅亡。
綜上所述,今天就是給大家一個觀念,適合的工作就是最好的工作,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呢?中國有句古語“凡事預則立,不欲則廢”,這里的預就是指規劃、籌劃,用今天的話說,就是要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如何進行職業規劃,我們以后再講。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