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生產,關鍵設備一旦故障,生產將受到巨大沖擊!故障頻發,突發性、無規律,影響生產怎么辦?滿負荷運行,彌足珍貴的檢修能否真正排除隱患?
夏冰老師以設備領域打拼三十年的實戰經驗,從獨特的視角重新審視“例行化”了的“預防”,帶領大家尋找其中的關鍵,直擊管理的盲點!
第一篇 故障倒查,顛覆事后維修模式
例行的檢修一直在做,故障卻并沒減少;維修費花了不少,備件還是在“應急”;設備人員都很累,設備狀態卻并未好轉……跨出誤區,學會“倒查”!
第一節 精準預測
整天忙活著做預防,預防體系歷經 “認證”檢驗,可“嚴密的體系”竟經不住突發故障的一擊。突發故障面前,我們驚嘆:檢修模型失準了!
定個計劃按期檢修就是預防?沒那么簡單!識別風險、合理安排優先次序是關鍵,更為重要的是之后的倒查與檢討,這才是精準預測的關鍵!
1.PDCA設備版解讀
2.精準預測的信息來源
3.遵守規范與經驗沉淀
4.基于經驗與基于狀態
5.重復故障的背后
6.由點到面的思考
7.故障倒查溯源頭
8.故障倒查看保養
9.故障倒查練技能
10. 倒查,統計分析升華
11. 倒查,把毒草變肥料
案例:不該更換的軸承
維修人員技能分級
一次錯誤選型引發的設備事故
他如何成了“高手”?
討論:審核人是誰?
故障之間有聯系嗎?
同樣設備五花八門是怎么造成的?
新設備剛驗收為什么就得“改造”?
為什么年度檢修計劃不準?
為什么計劃檢修模型失效?
第二節 充分預案
我們知道,無論如何預測,故障還是會發生,那么就只有做好準備,當故障發生時我們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代價恢復生產,這就是預案。
一、備件預案
“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備件雖小,對于生產保障卻至關重要,從保障的角度備件越充足越好,可實際上總會被資金限制,而備件恰恰是“買了的不壞,壞了的沒買”,面對不斷壓縮的備件預算,如何應對日益增長的產量?
1.國產化扼制非標
2.標準化壓縮種類
3.先止血,后療傷
4.倒查,有限資源最大化
案例:法國料嘴國產化的啟發
備件買不到了,供應商產品升級了!
備件只能買他的,我們已經離不開這家供應商了!
討論:有限預算怎么獲取最大保障?
為什么備件庫存很高,真正流動的卻非常有限?
二、資源整合
“人手不夠”、“資源不足”,怎么辦?盯緊目標找資源,“辦法”總能戰勝“困難”!
1. 規模擴大,惡性停機的防范
2. 資源整合,防止孤島的產生
3. 巧妙借力,供應商為我做作業
案例:人才被稀釋后惡性停機的防控
討論:維修力量下放后怎么發揮“高手”的作用?
預案,如何檢驗?
第二篇 全員參與,夯實設備維護基礎
多少次的維修,我們發現了日常保養的匱乏;多少次的搶修,我們表現了對違章者的憤怒;多少次的“視而不見”讓設備處于危險的邊緣!小問題慢慢在長大,有限的維修力量已經難以應對,全體操作人員參與維護已經迫在眉睫!能否真正把全員發動起來,對于故障預防至關重要!
1. 我操作,你維護?
2.向交警學管理
3. 意識喚醒靠案例
4. 推動落地綁利益
5. 簡單,讓點檢落地
6. 全員維護三大紀律
7.“讓你想錯都錯不了”
案例:真空表讀數是假的
故障倒查的吃驚發現
她是怎樣管好的點檢表
討論:光“打勾”不檢查?
違章難以根治怎么辦?
人員流動越來越頻繁,如何應對?
TPM為什么落不了地?
第三篇 壓力傳遞,讓維修人員充滿激情
很多人感嘆,維修是個良心活,無法量化,難以考核,如何激發維修人員的活力,已經成了設備管理者繞不開躲不掉的課題。
“等待”在故障停機中占了不小的比重,“等通知”“等安排”“等備件”“等…”,當這些“等待”占了上風,“我想干”就成了設備保障的關鍵。
1.綁定利益,讓壓力向下傳遞
2.打擊少數,保護大多數人的利益
3.樹立威信,讓行動說話
4.以身作則,激情感染大家
5.完不成任務時的任何理由都是借口
案例:午夜響起BP機
設備壞了他總有理由
當許多人牢騷滿腹時
我是怎樣凝聚了“這盤散沙”的
討論:公用設備為什么老壞?
“我不會”是理由?
維修人員如何衡量其優劣?
設備處長為什么這么累?
321學以致用
【講我所做 做我所講】
【經驗感悟沉淀 知行合一實踐】
夏冰_新浪博客https://blog.sina.com.cn/xiabing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