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至8月是業內人士公認的陶瓷行業的淡季。記者了解到,自6月份以來,消費者對瓷磚產品需求量減少,終端市場乏力的影響很快就自下而上傳遞到企業,導致企業訂單減少,銷量下滑,部分效益不好的廠家已開始積壓庫存,佛山、山東、四川、江西等產區企業相繼進入淡季。
盡管有不少企業銷售人員宣稱“沒有淡季的市場,只有淡季的思想”,但淡季來臨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面對市場淡季,企業該如何應對?
苦練內功,提升企業實力
企業如果感覺淡季的銷售業績與旺季的相比差距特別大,很可能是企業本身‘內功’沒有練好,行業的淡季除了是市場的因素外,還要從企業自身找問題,避免引發更大的問題。”將軍集團市場部總經理梁隆烽認為,企業在旺季時,由于產品的銷售量大,掩蓋了不少問題,但這些問題一到淡季就容易顯現出來,對企業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響,這點在中小企業中表現得較為突出。
俗語說:“閑時補網,忙時打漁。”陶瓷企業在旺季時忙于“打漁”,主要將注意力集中于緊張的銷售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很容易積累起來。企業應該利用市場淡季時較為清閑的機會將“網”補好,把忙時無暇兼顧的企業問題改正過來,這樣非常有利于企業健康、持續的發展。
企業還要根據自身的發展狀況實時調整經營管理模式,選擇適合自己企業的管理方式,練好“內功”才能更好地抵御淡季的“寒流”。
記者了解到,不少陶瓷企業內部管理比較松散,生產的隨意性比較大,很多企業的生產系統對市場的反應比較遲鈍。有管理咨詢專家認為,陶瓷企業可以在流程規劃、生產現場等方面改善企業的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企業的整體實力得到提升,能更加從容面對淡季。
對于企業而言,在淡季除了改進企業生產管理制度、持續建設和維護品牌形象外,提升員工的能力也格外重要。還有,企業要著力于品牌形象的持續建設和維護。依諾磁磚營銷總經理唐茜曾表示,陶瓷企業應該在旺季做銷量,淡季做品牌,通過這樣的形式才能夠真正地把品牌和銷量同時抓好。不少人認為,品牌形象需要持續的建設和維護,在銷售的淡季也不能松懈,否則品牌的知名度會在不知不覺中下降。
“不可否認,在淡季時,企業的工作人員、經銷商有較多的空閑時間。企業可以利用這些時間給員工、經銷商進行培訓,為將要到來的旺季做好準備。”梁隆烽表示,企業應該利用淡季時間加強培訓業務團隊和經銷商,深度剖析團隊現狀,對自身問題進行總結,并學習其他企業、經銷商的有益經驗,這樣可以優秀的專業知識應對淡季,更能為接下來的旺季打一場的硬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