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500強平均壽命42歲,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歲。民營企業曇花一現,缺失的是兩個機制,一是經理人職業化,二是接班人。
民營企業的特點是家族制,創業者也是經營者,老板自己管企業,靠老板的性格和悟性來管理,有的老板天生聰慧,管理得很好,而大多數老板是靠感覺來管理,有很大的隨意性,風險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而與我們競爭的對手可都有是訓練有素的職業經理人,就象賽場上業余隊和專業隊比賽一樣,業余隊再努力,也打不過專業隊。這是民營企業最大的軟肋。
其次是接班人的問題。很多成功的民營企業家,都面臨著年齡老化,他這一代紅紅火火,誰能將這個火炬順利地傳下去,一直是困擾著他們的大問題。中國的職業經理人市場還不完善,關健是信任度還不到位。所以,很多民營企業老板不得不把企業交給自己的兒子來管理。富二代作為企業掌門人,與職業化的境外企業同場競爭,勝負自然是不戰而知。
經理人職業化和接班人的問題,是民營企業發展的兩大瓶頸,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是要讓民營企業老板意識到這一問題。一是要加大經理人的職業化培訓,補上這一課;二是要提前培養接班人,不能臨時抱佛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