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蔣秀娟
打破砂鍋
通訊、電網、供暖、水道……所有這些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都離不開塑料管道。然而在塑料管道市場,還缺乏有效的規范和管理。請關注——
如今,塑料管道已普遍應用到城市中建筑給排水、供暖,低壓燃氣輸送等諸多領域,為城市鋪就了一張無可替代的“天羅地網”。然而,由于塑料管道產品、塑料管道市場還存在許多不規范現象,這張城市之“網”不免“漏洞百出”。在近日舉辦的“旺平”杯新型城鎮化與塑料管業高峰論壇上,業內專家呼吁: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產品質量監管、規范行業市場秩序。
塑料管道布下“天羅地網”
“近年我國宏觀經濟總體加速發展,建筑業、市政工程、水利工程、農業和工業等行業市場的需求不斷加大,進一步拉動了中國塑料管道行業的高速發展,成為了國際性的塑料管道生產和應用最大國家,塑料成為管道材料的主要品種之一。”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副會長王占杰介紹,據統計,2012年我國塑料管道生產量1100萬噸,較2011年同比增長10%。
“塑料管道在節能、節地、節水、節材等方面優勢突出是其發展很快的主要原因之一。”王占杰分析,今后幾年中塑料管道生產量將保持在10%左右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預期全國塑料管道產量將超過1320萬噸。塑料管道在全國各類管道中市場占有率超過50%。
“由于現代管道采用了新型的化工原料,摒棄了鋼管以及水泥管易腐蝕、不衛生的缺陷,在環保性、衛生性、耐腐蝕性、使用方便等方面具有其他管道不可比擬的優勢,因而在全國得到快速發展。”旺平管業集團(中國)有限公司市場部經理周彤彤分析。
旺平管業集團董事長江家成表示,從軌道交通、地下管網的供水、污水、雨水、燃氣、供熱、通訊到地上城市的供水、電網、污水處理、生活垃圾等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這些新型城鎮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塑料管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塑料管道質量參差不齊
盡管目前我國許多企業很重視國際前沿技術,重視新產品的開發和新技術的引進,塑料管道的新品種、新結構、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及專利項目越來越多,但市場上產品質量仍是長期困擾行業的問題。
王占杰認為,造成產品質量水平參差不齊主要的原因之一是市場不規范。由于相關部門對市場流通的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力度有限,有的購買者并不是產品的最終使用者,流通領域市場上的塑料管道產品質量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價格相差也很大。一些品種樹脂存在著規格、數量的不足,專用料更少,有的質量尚不十分穩定,有的技術性能達不到要求,有的需大量依靠進口,管道制品進一步提高性能也受到制約。
由于現在的塑料管道的生產工藝日趨成熟,技術壁壘小,進入門檻低,受投機的心態驅使,很多企業搭幾間簡易工棚、買幾臺破舊的機器,進一些回收料就開始了生產,并無相關部門許可。“這種作坊式的管理思維和投機行為在行業內為數不少,這也給管道行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了負面影響。”江家成說。
“事實上,管道質量不合格肯定會給工程帶來許多安全隱患。”江家成說,比如強度不夠、韌度不夠,都可以導致管道破裂,小則漏水漏電,大則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此外,有的用戶、設計、施工、監理等部門對塑料管道產品的性能、特點、設計、安裝等技術還了解不夠,都影響了塑料管道合理的設計、使用。”王占杰表示,標準化工作目前還存在標準化體系不完善;產品標準覆蓋不全;修訂進程跟不上國際標準、先進國家標準更新速度;原料產品、工程技術等應用的相關標準、規程、規范還不配套;標準實施的監督工作不完善等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
行業亟需加強規范與自律
王占杰表示,安全可靠是高端市場最重要的要求之一,隨著中國市場的逐步規范,高品質的塑料管道將逐步成為市場需求主流。他建議,今后幾年,行業應抓住機遇,優化產業結構,提升發展質量。依靠科技進步,加強技術創新,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新技術,提高塑料管道系統的配套水平,完善應用技術。鼓勵產業合理布局和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集群。在穩步提高市政、建筑、水利等工程應用領域的前提下,積極開拓塑料管道在非開挖施工技術、舊管道修復技術、以及塑料管道在礦山、石油和其他工業領域中的應用市場。
江家成呼吁,塑料管道行業自身應加強規范,同時做好自我監管。“在送有關部門檢測之前首先應做好自身產品的檢測,然而目前具備檢測條件的企業還很少。”江家成說,就需要行業內部相互之間進行合作監督,形成一定的產業集群。
為了提供讓市場滿意的產品,旺平管業提出廠商“聯銷體”概念,意在把消費者、經營者、生產者的利益都綁在一起,形成供銷服務一條龍。同時,旺平還將建造“中國塑料管業博物館”,傳播塑料管道的文化價值,構建旺平的功能維、精神維、智力維、社會維的品牌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