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誠廉》道,“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新方位”邏輯下的企業經營,需“企業家精神”,惟綿綿用力,久久為功。
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出《關于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這是建國60多年來,中共首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肯定”企業家的地位和作用。《意見》在十九大前夕發出,可謂意涵深遠。
國慶期間10月5日下午,營銷專家、勢懂會輪值會長、《鹽阜大眾報》經濟版“經濟大家談”專欄作者袁清,將在鹽都區紫金大廈B座五層就近家裝會議室,與鹽城籍企業家分享“企業家精神”和“ 新商業革命下,企業‘輕資產戰略’、‘人文品牌’和‘軟營銷’的構建”。
何為企業家精神?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袁清說,按經濟學家熊彼特的說法,企業家就是開拓者、創新者,企業家就是把科學技術發明引入經濟生活之中,把經濟推向前進的人;企業家精神就是做別人沒做過的事或者以別人沒用過的方式做事。
當下的市場進入了一個以“移動化、社會化、數據化、生態化”的新商業革命。這場新商業革命顛覆著企業原有的戰略、品牌、營銷邏輯,或倒逼著我們企業家進行戰略、品牌、營銷的創新。“輕資產戰略”、“人文化品牌”和“軟營銷”或成為企業戰略、品牌、營銷的新思考。
“輕資產戰略”用其“找到縫隙、占領縫隙、擴大縫隙”,不一定是“做更優”,而是“做不同”,用“縫隙”戰略尋求與大品牌的力量對比,構塑企業獨到的價值觀。
“人文品牌”,堅守品牌的價值觀王道,改變傳統品牌建設僅僅與消費者的二元互動,為與社會、國家精神的共鳴。融“戰略學”、“經濟學”、“哲學”、“美學”、“國學”、“倫理學”于品牌建設之中,厚植品牌哲學、品牌精神,知行并進,相資為用。
“軟營銷”,推崇“一念向善、韞德修身、厚植于心、推己及人”的“營銷心學”。默認與消費者的信息是對稱的,涵養“顧客讓渡價值”、“博物情懷”、“同理心”,培育與消費者的“強關系”。
“勢懂會·鹽城企業家沙龍”正是循著這樣一個商業革命,以“新商業革命下,企業‘輕資產戰略’、‘人文品牌’和‘軟營銷’的構建”為主題,由“就近家裝”冠名并承辦“勢懂會·鹽城企業家沙龍”。鄭州市鹽城商會、鹽阜商情電子商務江蘇有限公司等作為協辦單位。中國經濟網、中新網、中國網等國家主流媒體以及鹽阜大眾報業集團給予了沙龍的媒體支持。沙龍特邀鹽城籍企業家和部分駐外商會的會長、秘書長參加,旨在于增強鹽城籍企業家間們,通過互動和交流,產生其共生價值、互生價值、再生價值。
淮安籍企業家孫總,一直關注著“輕資產戰略、人文品牌和軟營銷”。雖然未曾與袁清老師謀面,但他告訴袁清他們已在他的營銷團隊踐行著“軟營銷”。這次袁老師在鹽城開講,他要專程帶著營銷骨干參會。
勢懂會成立于2016年,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新供給經濟50人論壇、北京大學互聯網+與資本運營課題組、清華大學、南京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的部分專家、學者發起,已成功在北京、上海、山東等地舉辦數屆。
對于連續3年在鹽阜大眾報撰文分享財經心得的袁清表示,家鄉鹽城是一個打開心扉的地方,這個“心扉”有“生態”的支撐。而對于鹽城企業家來說,它或還有戰略、品牌、營銷的“敲打心扉”,用人文呵護美善,涵養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