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對待是否要做電子商務的問題十分糾結,糾結的問題不是該不該做,能不能做,二是要不要做。如果一旦電子商務做好了,原有的業務收沖擊怎么辦?
初一聽,這個問題比較荒唐,企業做商務是為了掙錢的,管他商務是不是電子的,這要能為自己企業掙到錢就可以。電子商務是一種比較先進的商務模式,他提高了企業的效率,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如果你的企業不搞電子商務,你不能約束別人不搞電子商務,別人最后超越了你,并不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比拼,而是不同模式的比拼,先進的模式戰勝了過時的模式。如果你自己革自己的命,把企業主動地升級到電子商務模式,自然企業會長遠的發展下去,如果不肯進行變革,那只能等著別人革你的命,錢自然也就被模式更先進的企業正走了。
100多年前,富強的滿清政府怎么總被洋人收拾,是窮嗎?是國力差嗎?也不是。洋人早都工業革命了,您還開手工作坊呢。要不是一幫漢族大臣搞洋務,清政府早被洋人滅了,等不到辛亥革命了。等到100年前,革命黨打了幾槍,發了十幾汾電報,滿清政府就投降了,也不能說孫文的實力有多強,他的治國才能比滿清權貴高多少,核心的問題是民主制度的本身比皇帝制度要先進太多,是新的制度取代了舊的制度。
現在電子商務搞的好的企業,相當多的都是傳統業務做的并不大,通過電子商務一下取得了爆炸性的增長,例如京東商城。而那些資源很豐富的大企業在電子商務的問題上很糾結,猶豫不定,起碼是沒有盡全力去搞,為什么?害怕自己革自己命嗎?做老板都明白電子商務是大勢所趨,但企業大了,內部必然有一些既得利益者,他們肯定是反對轉型,害怕自己在企業中的作用下降。
如何解決這些阻力,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培訓的手段,讓所有的人明白電子商務其實并不難,作為一個優秀的企業管理者,掌握這些東西只是一個時間問題。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教育,還有一個辦法就是柳總說的在賽馬中選好馬的辦法,先在企業內部建立一個電子商務部門,讓大家看看發展情況,讓事實來教育所有的企業員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