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企業傳承與創新專題研修班
為家族企業定制•小班咨詢式授課•課后跟蹤輔導
【課程背景】
目前,我國民營企業有1025萬家,占企業總數的80%,其中85%以上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伴隨著改革開放成長起來的第一代民營企業家,經過30多年的艱苦奮斗,大多年歲已高,代際傳承問題逐漸擺上日程。
中國大多數家族企業已迎來其交接班的高峰期、危機期和轉型期。家族企業如何培養接班人?如何順利交接班?新一代接班后如何實現創新發展?
北京大學依據多年家族企業研究和教學實踐經驗,聯合中國知名家族企業研究專家,為中國家族企業量身定制“家族企業傳承與創新”咨詢式專題研修課程,助力中國家族企業實現基業長青。
【課程對象】
1. 中國家族企業決策者(掌門人);
2. 家族企業接班人或核心成員,要求具有3年及以上管理工作經驗;
3. 企業年主營收入億元以上。
【課程時間】2014年6月10-13日(周二至周五,四天三晚)
【上課地點】北京大學
【教學形式】采用“定制培訓 + 案例教學 + 私人董事會專題研討 + 咨詢答疑 + 移動課堂”等教學模式,學員需提前整理好自身企業案例,由課程主任擇優采用。
【課程特色和收益】
1. 專業定制:為中國家族企業定制,深入探討家族發展核心問題。4天3夜課程將帶來家族企業發展和管理的全新視角和解決方案,探討家族企業治理結構、傳承計劃和戰略制定以及如何規劃家族企業代際傳承等重要問題。
2. 研究力量:著名學府+專業機構聯合研發教學,“北京大學中國新一代企業家深造項目”專注于家族企業研究和接班人培養六年之久;海川視野作為一家專業的家族企業研究咨詢機構十多年來已支持數十家民營企業完成交接班及家族企業變革轉型。
3. 名師風采:課程導師均擁有深厚學術研究背景、豐富的企業實踐經歷和教學實踐經驗,更有利于學員在現場與導師互動,即時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4. 系統性:讓學員系統掌握民營家族企業傳承、治理、企業運營整體解決方案。
5. 實戰性:打破傳統教學形式,以咨詢式教學為主,以學員企業為主要案例來源,采用問題導向式教學設計。為中國家族企業量身定制,針對性強,內容均來自于一線企業咨詢實踐,現場輔導方法豐富,善于啟發學員分析解決問題。
6. 增值服務:課后跟蹤輔導,專家團隊會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安排企業走訪指導,了解執行進度,提出改進建議,推動各項機制創新措施落地;并提供遠程專家輔導。
【課程內容】具體課程內容將根據學員調研報告進一步優化教學實施計劃。
時間 課程安排 教學方式 課程簡介
課前一周 企業調研 調研問卷 企業現狀 + 問題困惑
周一 下午 入學報到
晚上 學習工作坊 沙龍互動 在前期調研的基礎上,通過工作坊的形式,進一步聚焦學員真實需求、發現共性問題和個性需要,根據工作坊成果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后續教學設計。
周二 上午 家族企業新環境下的戰略選擇 主題演講
課堂問答 從宏觀經濟形勢、產業發展、區域經濟等角度,剖析中國家族企業將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指導企業如何戰略上尋找自己合適的定位,并伺機壯大自己。
下午 股權結構與公司治理 案例教學
專題研討
咨詢輔導
私人董事會 重點從股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探討家族企業治理的基本問題、家族企業發展中所遇到的內外部股權安排的理念和方法,保障家族企業健康有序決策和運行。
晚上
周三 上午 家族企業運營機制創新 案例教學
專題研討
咨詢輔導 重點剖析家族企業如何提升系統運營能力,結合控制論基本原理,提出運營機制創新的理念和方法,助推家族企業運營規范和效率提升。
下午
晚上 個案咨詢輔導 專題研討
一對一輔導
周四 上午 家族企業接班人培養 主題演講
課堂討論
咨詢輔導 從企業傳承計劃到創始人、接班人、職業人、家族人四個主體的剖析,闡明家族企業傳承中的核心要素——人才選拔、培養、任用的思維與方法。
下午 家族企業人才傳承
晚上 從歷史看傳承 主題演講
課堂問答 歷史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啟迪。真正的領導者總是善于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察古今之變,明存亡之道。
周五 上午 課程總結:家業長青之道 移動課堂
私人董事會 通過私人董事會的形式,在課程導師指導下,完成全部課程的系統性知識整合,以指導實踐應用。
下午 個案咨詢輔導 一對一輔導
課后 晚上 專家團隊跟蹤輔導 (企業走訪 + 遠程支持)
【課程主任】
雎國余 教授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大學十佳教師;
現任北京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北京大學社會科學部學術委員會副主席,經濟學院學術委員會主席。
兼任北京市經濟學總會副會長,瑞士維多利亞大學、新加坡工商管理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等多個國內外高校兼職教授及多個地方政府,政府綜合機構及公司的高級顧問、獨立董事。
雎國余教授先后多次赴美、法、德、日、奧、韓、俄、新、馬、泰、土耳其、瑞士等國及香港、臺灣等地區考察與講,對國內外實際經濟進程有系統把握和深入研究,并有自己獨立見解。
研究方向:宏觀經濟形勢分析、經濟全球一體化形勢下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提高、企業變革管理、中國地區經濟協調發展問題等。
鄭敬普 教授
“北京大學中國新一代企業家深造項目”(家族企業接班人項目)核心教授、班級導師;
中國最富實踐經驗和思想力的家族企業管理咨詢專家,已支持數十家企業完成交接班及企業變革轉型。
海川視野(中國)家族企業研究院,海川視野咨詢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首席顧問;中國企業家聯合會管理咨詢委會執行委員,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CMC)考試評審專家;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中山大學、北京師范大學等高校客座教授。
十二年國企從業經歷(其中擔任董事總經理3年),十五年管理研究和咨詢從業經歷(9年央企和省級國資企業研究和咨詢,6年多民營(家族)企業研究和咨詢),主持和參與企業管理咨詢課題80多個。
2008年首次提出,“家族企業機制創新是家業長青的根本”的觀點,圍繞這一核心觀點,開展系統研究和家族企業咨詢,致力于助推中國家族企業機制創新,助推家族企業現代化、規范化,實現家業長青。他提出并堅信“家族企業興,則民富;民富,則國強”。
重點研究和咨詢方向:家族企業機制創新(股權與決策、人才傳承、運營管控三大機制創新),經濟轉型中的企業戰略定位。咨詢涉及行業:制藥、食品、煤炭、水泥、機械制造、化工、紡織印染、房地產與建筑、電子、家電、汽車及零部件、地板、焦化、交通、家具、生物質能源、農業產業等。著有《家業長青--將富二代打造成少帥》一書。
王連娟 教授
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法學碩士、管理學博士;
中國資深家族企業研究專家(自1998年開始研究家族企業至今)。
研究方向:家族企業、知識管理。
【部分研究項目】
1、作為主研人參與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文化傳統與家族企業制度安排》。
2、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家族企業繼承者選擇經驗借鑒及模式探索》。
3、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項目《項目團隊中的隱性知識管理: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視角》。
【部分研究成果】
1、 專著:《家族企業接班人選擇》,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10月。
2、 編著:《中國家族企業:現狀、問題與對策》、《家族企業傳承淺規則》等。
3、 女性在家族企業接班中所面臨的問題,《經濟問題探索》,2010年7期。
4、 中國皇位傳承對家族企業接班人選擇的啟示,《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第9期。
5、 家族企業接班人選擇文獻綜述,《學術研究》,2007年第4期。
6、 晉商接班人選擇及其啟示,《經濟管理》,2007年3期。
7、 我國家族企業產權安排的制度分析,《經濟問題》,2004年11期。
8、 我國家族企業產權制度變遷因素分析,《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1年第12期。
鄧小南 教授
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參事,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學名師”;世界知名宋史學家,兼任中國宋史研究會會長、中國史學會副會長等。
教學課程:中國通史、宋遼金史專題課、唐宋婦女史研究、宋代政治制度專題等。
部分研究課題:
“中國近世的家族與社會”(臺灣中研院史語所主持合作項目);
“祖宗之法”與宋代的官僚政治和制度(中華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唐宋時期中央考察地方官員的信息渠道(中華社科基金項目);
《中華文明史》(北京大學重點科研項目)。
部分學術著作:
《宋代文官選任制度諸層面》,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年4月;
《課績•資格•考察——唐宋文官考核制度側談》,大象出版社1997年4月;
《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三聯書店,2006年9月;
《政績考察與信息渠道——以宋代為重心》,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9月;
部分學術論文:
《近臣與外官:試析北宋初期的樞密院及其長官人選》, 2002年7月
《走向“活”的制度史——以宋代官僚政治制度史研究為例的點滴思考》, 2003年第3期。
《創新與因循:“祖宗之法”與宋代的政治變革 》, 2008年5期。
【入學須知】
1. 學員入學須填寫《學習申請表》,經審核通過,獲得入學資格;
2. 本課程不提供任何形式的補課或復訓;
3. 入學前,參訓企業須填寫“調研問卷”;
4. 說實事、講真話,整合專家團隊和企業家集體智慧,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課程證書】完成規定課程的學習并考核通過者,由北京大學頒發加蓋鋼印的項目結業證書,證書統一編號,加蓋北京大學鋼印。
【課程費用】培訓學費25800元/人(限20家企業),包括學費、資料費等;交通、食宿等費用學員自理。培訓學費由北京大學統一收取,開具中央行政事業單位統一收據。
【匯款賬戶】戶 名:北京大學 賬號:0200 0045 0908 9131 151
開戶行:工行北京海淀西區支行 金額:25800元人民幣/人(培訓學費)
備 注:請在附言欄中注明“家族企業傳承與創新課程”字樣
【聯系方式】電話:010-82025376 152 0156 8505 王老師
傳真:010-82025376 地址:北京大學李兆基人文學苑5號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