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古代科技史研究造詣頗深的英國科學家李約瑟博士曾經說:“八卦是東方科技史上一棵閃閃發光的明珠。” 據載,現代計算機科學的二進位制也是由于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茲受到了《易經》卦爻(陰爻與陽爻)中陰陽兩儀太極思維的啟發而發明的。看來,那種說“《易經》阻礙了中國近代科學的發展”的觀點,不是無知,也是偏見。 商賈富豪對《易經》的癡迷和推崇就更是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王永慶、李嘉誠、林梧桐、龔如心、郭臺銘這些世界華人富豪,無不對易經風水趨之若鶩,崇拜有加。 被譽為中國第一CEO的海爾集團領袖張瑞敏,非常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尤其善于從傳統文化中,從《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等經典中汲取企業發展的智慧,更善于從《易經》中探求企業發展的靈動力。在海爾工業園里,按照他的構思,修建了一個泉水景觀,并命名為乾泉,并介紹道: 乾泉之乾,源于《易經》“君子終日乾乾“,喻海爾人自強不息,追求奮斗卓越的精神。泉水涌動于八卦形中,生生不息,源源不斷,寓意著道生萬物,從一到無限的古老哲理和創新無止境的海爾文化。 成為中國企業成功典范的海爾形象、海爾精神、海爾文化,竟也源自于《易經》和《易經》八卦,源自于《易經》乾卦“元亨利貞”的剛健卦德與“終日乾乾,自強不息”的奮進精神!《《《《易經易經易經易經》》》》的成功學價值的成功學價值的成功學價值的成功學價值 《易經》為什么有如此的魅力?《易經》為什么能夠成為中華文化“經典中的經典,學問中的學問”,成為帝王將相、達官貴人,成為商賈巨富、名人賢哲百讀不厭的智慧寶典?因為,《易經》中蘊藏了自然社會、人生命運、投資理財、成功發展等各個方面的普遍規律。 《周易•系辭上傳》說:“《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因為《易經》所闡述的規律與天地自然的規律相吻合、相一致,涵蓋了自然、社會、人生與市場的基本規律。所以,我們就可以從易理中尋求成功發展的智慧。 《周易•系辭上傳》上也說:“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是故圣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意思就是說,《易經》中蘊藏了開啟物智,成就大業的道理,涵蓋了自然與社會的基本規律。《易經》不過就是一本這樣的著作而已。因此,圣賢們(現代稱為成功人士,行業精英和領袖人物)都善于運用易理來了解人心,通曉市場,把握趨勢,成就世間的大業,決斷天下的疑難。 這就是《易經》的功能和成功學價值,也是那么多成功人士和政商精英們如此鐘愛《易經》、崇拜《易經》的奧秘。 《易經》的精髓就是“天、地、人”三才學說,它揭示了事件成敗的時間、地點和人物特征及其相互關系。我們知道,天時、地利與人和是事物成功的三要素,而《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卦爻辭里無處不在描述著事物發生、與發展過程中變化細節,告訴人們如何在不同時空條件下采取更為正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策略,追求更為吉祥完美的命運結局。 《易經》中的這些依據不同時空條件采取相應行為策略的理念,不就是具有中國思維模式與特征的成功學嗎?! 《易經•乾卦》中所倡導的“知終終之,知至至之”實質上就是現代企業管理中的“目標管理”;而《易經•艮卦》中所倡導的“時行則行,時止則止”則是一種發展節奏與趨勢管理理念。 成功與失敗,較量的不單單是能力的強弱,更多的是一種戰略的對錯;不是智商與情商的高低,而是思維方式與方向選擇的對錯。命運的吉兇,恐怕也不單單是由能力和性格決定,有時更多的是發展道路與人際關系選擇的對錯來決定。 人生命運和吉兇成敗,由許多因素所決定。人生的前程和未來命運,更多時候就像股市一樣,運用現代的科學方法總是測不準。正是由于我們對于未來的無知,才需要借助于《易經》的“彰往察來,而微顯闡幽“的”預測功能(“極數知來謂之占”)對未來趨勢做出預估和評判,以作為我們成功發展的行為參考,按照趨吉避兇的原則,取得更為完善的結果。 了解了這一點,也就不難理解為什么越是富貴人士,越是對《易經》情有獨鐘了。 《易經》中所蘊藏的深奧哲理與高深的學問,需要我們用一生的心智去感悟,用一生的閱歷去品味。你要想從弱小走向強大,從成功走向輝煌,還是要從《易經》中尋求智慧的養分,行動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