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門和中醫機構應該尊重公眾的養生需求,更好地給公眾提供科學、健康、正確的養生保健知識。公共衛生服務健全起來,張悟本們才沒有立足之地。
3月4日,在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的首場小組討論會上,張悟本事件再度成為委員熱議和媒體關注的焦點。衛生部副部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表示,針對目前養生保健市場良莠不齊的現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已著手就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的準入、規范、人員標準等進行研究。
近年來,養生明星一個個粉墨登場,從“芒硝大夫”胡萬林到欺世盜名的“劉太醫”,從“地瓜博士”林光常到吹捧土豆、泥鰍的“健康教母”馬悅凌,從聲稱“綠豆治百病”的張悟本到“神仙道長”李一,再到前不久被輿論抨擊的“照片先生”劉逢軍……這些所謂的“養生大師”,一個個被供上養生神壇,當撕下他們的光鮮面紗,我們才知道所謂的養生神話純屬忽悠。逾百人因為按照馬悅凌書中所寫的“生吃泥鰍”,中毒住院。
誠然,不能因張悟本否定中醫養生,但是,如果不揭穿張悟本們的畫皮,不廓清那些似是而非的養生知識,不蕩滌張悟本們生存的土壤,中醫養生就會被污名化,從而行之不遠。張悟本事件的出現,說明政府相關部門在中醫養生的監管、指導方面都存在滯后性。相關部門就中醫養生保健機構的準入、規范、人員標準等進行研究,令人欣慰。
無論是設立中醫養生機構的準入標準,還是邀請真專家編寫養生保健類書籍、組建養生專家庫,推廣正規專業權威科學的健康專家講座,都頗有必要。但需要厘清,張悟本們為何能夠大行其道、擁有無數擁躉?究其原因,不外乎三點。其一,張悟本們善于忽悠,背后往往有一個成熟的運作團隊。其二,老百姓的養生常識匱乏,給了張悟本們得逞的空間。調查顯示,我國居民具備健康素養的總體水平為6.48%,營養盲多于文盲。養生知識越匱乏,越容易相信張悟本的忽悠。其三,看病難、看病貴沒有從根本上得到紓解,處在困境中的人們病急亂投醫,便不得不求助甚至迷信張悟本們,比如張悟本稱“綠豆治百病”,馬悅凌則表示“生吃泥鰍百益無一害”。
基于此,相關職能部門固然應該強化監管,但更應該加大服務,向公眾提供充分的公共衛生服務。人民群眾對中醫養生有迫切需求,有廣泛市場,但是在西部一些縣市,國家對居民營養健康教育方面的科普經費投入,甚至人均不足0.1元。衛生部門和中醫機構應該尊重公眾的養生需求,更好地給公眾提供科學、健康、正確的養生保健知識。
公共醫療服務健全起來,張悟本們才沒有立足之地。當然,公共衛生服務的健全,不只是為了讓張悟本們失業,更是為了讓老百姓生活得幸福、有尊嚴。
健康人人關心,學會去偽存真!
連自己的健康都不關心的人怎能做好任何事情?
連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的人怎能與他任何合作?
世間萬事,健康第一!沒有健康,沒有一切!
幸福=健康×財富!0×任何數都=0 !
人人都有基因缺陷,人人都受環境污染!
每人每秒走向病死,沒人例外沒人逆轉!
世上沒有健康人:誰也不要說“我是健康的!”
走出兩個誤區:“今天我沒病”、“病后能治好”
說明兩個事實:“今天你半病”、“病成難治好”
大官大款大醫百姓,健康面前人人平等,
無論積攢多少財富,等病才治全球無能!
無論多大本事的人在病痛面前都會低下高貴的頭,
無論多大能力的人在醫生面前都會閉上萬能的嘴!
不要等到心肌梗死腦中風才去醫院搶救,
不要等到癌癥長成大個才去手術放化療!
那時有時間也有錢了但是沒有后悔藥了!
(信不信由你,反正我信了!)
被動等病 吃藥打針做手術放化療 遭錢受罪人去財空
主動預防 檢測管理常保健早治療 省錢享受健康長壽
每人每天廿四小時,先放哪里結果不同!學點時間管理!
最寶貴的是健康和時間!最值錢的是信息和知識!
按下生活暫停鍵:抽點時間,了解信息,學習知識!
認識一個中國養生保健專家:百度搜“張晗旭”看看。
所有關心自己與家人健康孝順父母不愿等病的朋友:
大家一起來推廣中華養生健康文化素養教育事業吧!
全家老少未雨綢繆一生注重養生保健防病延緩衰老!
不再等病 先分真假,百度“人人健康生活”網
看張晗旭教授在全國政協和中華健康管理論壇講話
祝心想事成:人人健康!家家幸福!天天快樂!爽活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