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貿》雜志采訪劉東明:整合后的微營銷“微力無窮”
《中國商貿》 2014年01期 封面文章 記者:藍玉才
【摘要】正微博、微信、微營銷,當下微營銷十分熱鬧,特別是"雙11"電商阿里巴巴發力創出的銷售神話,把互聯網營銷推向了人人向往的高度,以移動互聯網營銷為特點的微營銷也借勢興起波浪,似乎新一波"微營銷"浪潮馬上襲來。為進一步認識微營銷的現狀與發展趨勢,本刊記者專門采訪了中國電子商務協會PCEM網絡整合營銷中心主任劉東明老師。
【關鍵詞】網絡營銷 電子商務 整合營銷 互聯網營銷 研究中心 碎片化 移動互聯網 微營銷
記者:當前微營銷非?;馃幔鳛闋I銷領域著名專家,您對微營銷是怎么看的?為什么這么熱?
劉東明:微營銷有狹義、廣義兩種理解。狹義理解是指通過微博、微視頻、微信等來實現企業、品牌或產品等與客戶的溝通,滿足消費者精細化、多樣化的需求,是一種低成本、高性價比的“以小博大”營銷手段。
廣義理解是通過互聯網或互聯網工具,每個微小的微個體都可以釋放自己的內容,聚微成眾,聚沙成塔,顛覆原先的營銷模式,它不再是單純的營銷操作,而是營銷組織的變化,就像云一樣,很多不同的節點組成云。比如,每個微個體收到某一信號都通過微信上傳到一張照片,就會形成千萬甚至億量級的一個庫,主動權在個體手中。凱文凱利(Kevn Kelly)曾經在《網絡經濟的十種策略》中介紹了蜜蜂比獅子重要,在《失控》中闡述了社會化動物的智慧一一蜜蜂之道:分布式管理,并曾提出有名的「HIVE MIND」概念,像蜜蜂巢一樣的心智,即集體的智慧。類似的有群魚效應,就是微小的個體通過力量的聚合,同樣會發揮不可想象的力量。對于企業來說,如果能夠滲透廣義微營銷,以道法自然的形式,順應當前的社會形態,則可以大大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
微營銷是碎片化的產物。碎片化就足時空分散化、內容多元化、受眾小眾化、使用隨心化、形式多樣化等。在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受終端設備、使用情境和使用習慣的影響,越是簡單、簡短的東西越容易傳播和分享。
記者:和傳統營銷相比,微營銷有什么優勢、特點?
劉東明:與傳統營銷相比,微營銷的特點可以簡單總結出以下幾條:
(1)微中心。微營銷必須以用戶為本,以用戶為中心。
(2)微終端。使用終端以手機、pad、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為主。
(3)微媒介。通過微博、微信、微視頻、微電影、微團購、微網站等微媒介傳播。
(4)微時空。融入人們的生活,擷取碎片化時間,享受碎片化空間。
(5)微成本。最低甚至O傳播成本。
(6)微內容。小作品,多樣化,可靈活多變。
(7)微形式。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傳播方式豐富多彩。
(8)微口碑。用戶參與分享,可信度高。
(9)微裂變。覆蓋群體廣,每個傳播點均可觸發2次轉播,裂變速度快,以小博大。
(10)微體驗。操作簡單,方便及時互動,個性化強。
(11) 微窗口。每一條微消息都是聯結通向消費者與品牌的微入口。
(12)微關系。直接通聯用戶,更有助于CRM構建。
記者:微營銷的形式也在不斷發生新的變化,您認為哪種形式更有效?您如何評價國前的現狀?
劉東明:微營銷的形式主要有微博、微信、微視頻、微團購、微網站等。沒有哪個更有效,只要目標明確、投入到位、策略正確、執行到位,都是有效的。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微信、微博、微視頻,這跟微營銷的執行難易程度、投入大小、平臺用戶多寡等有一定的關系。
目前最火爆的是微信,然后是微博。
相對來說,微博基于弱關系,可以多對多、單向關注,是一個開放的社交媒體平臺,不熟識的人可以通過微博建立聯系,查看信息。
微信基于強關系,可以一對一、一對多或者雙向關注,是一個相對封閉的信息平臺,必須經過同意才能加為好友,評價內容也只有相互加好友才能看得見。
也就是微信開放程度低,主要是一對一的隱私對話,微博則差不多是一個開放的個人媒體平臺,相當于個人廣播站,誰都可以來聽。
微信和微博平臺屬性的不同,決定兩者在營銷推廣上有所不同,微博適合比如品牌曝光、公共關系、客戶關系,微信適合比如信息推送、客戶關系、打折促銷。
記者:微營銷受到眾多企業商家的喜愛,那么如何才能做好微營銷?商家應該如何應用微營銷?需注意哪些問題?
劉東明:首先,明確定位。企業需要梳理清楚,為什么要做微營銷,比如是為了展示、品牌、搜索、活動、口碑、營銷、銷售,還是……?結合企業的成長階段和微營銷的特點,明確微營銷要實現的目標。
第二,根據需求,制定微營銷策略規劃,并根據自身情況確定投放預算的比例數字。
第三,量化目標,對于合理的預算下能夠達成的效果進行簡單預估,可量化到具體細分數字,比如傳播內容數量、瀏覽數量、互動數量等,并針對每一個數字進行后續的分析,便可知是什么原因導致效果不同。也可對市場投放人員有一個較科學合理的KPI考核。
第四,執行落地。根據微媒介的平臺屬性,有針對性地策劃優質傳播內容,選擇與推廣內容、推廣目標吻合的渠道,確定好投放比例,按計劃投放。嚴格按照規劃方案執行,保證各項目的落地,有效實施。
商家在進行微營銷時要注意避免兩點:
一是一勞永逸。萬里長征不是一天完成的,微營銷也是一樣,并不是搭建了平臺,更新了信息就萬事大吉,必須有專員負責,每天堅持維護、更新與創新,細水長流,方能潤物無聲。
二是好高騖遠。根據自己的發展階段、傳播定位、投入的預算,制定合理的效果預估。不同階段可以及時調整傳播定位和營銷策略,不要盲目追求粉絲和關注,更不要不切實際地向微營銷要銷量,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記者:微營銷的未來發展趨勢將會怎樣?如何處理好與傳統銷售的關系?您對未來的銷售有什么看法或預測?
劉東明:互聯網越來越傾向于碎片化、社會化、無線化,移動互聯網的估值被不斷刷新。伴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媒體社會仳、知識網絡化、時間碎片化、行動輕便化、生活多元化等,使得傳播也碎片化起來,傳播內容碎片化,傳播時空碎片化,傳播形式碎片化,微營銷就是這諸多碎片化中的一些體現,相信隨著社會和科技進步,會有更豐富多彩的微營銷形式涌現。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營銷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微力無窮。同時,未來一定是微營銷與線下傳統營銷、線上傳統營銷結合,整合傳播,才能發揮更大價值!
劉東明,清華、北大總裁班網絡營銷授課專家,騰訊智慧營銷研究院專家、新浪內容營銷獎評委、搜狐營銷堂專家、網易中國汽車數字營銷總評榜評委、淘寶創想營銷盛典評委。中山大學MBA、浙江大學EDP、西南財經大學EMBA、南京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網絡營銷授課專家。上海交大客座教授,中國第一屆網絡營銷碩士專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軟件學院互聯網營銷與管理碩士專業特聘教授。電商中國創始人,中國電子商務職業經理人認證課程研發中心主任,中國電子商務協會PCEM網絡整合營銷研究中心主任。著有《網絡整合營銷兵器譜》、《中國網絡營銷年鑒》、《微博營銷》(清華大學出版社)、《蛻變:傳統企業如何向電子商務轉型》(合著)。服務客戶:招商銀行、香格里拉、喜來登、中歐商學院、紐約廣告獎、蘇寧、百度、海航、東航、三星等。
關于微營銷,以前是微博,現在是微信,其實兩者在共生共存,有人形容力“雙微”大戰。那么目前的微營銷形式或模式都有哪些?上圖圖介紹的是微博營銷和微信營銷的模式: 劉東明微博營銷十五大操作模型&劉東明微信營銷十大模式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