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時現象在各類培訓中普遍存在,被很多培訓師及培訓組織管理者視為“自然”,反而“準時”卻成了“罕見”,“時間”成了被大家遺忘的“角落”。其實這是課程的時間掌控問題,即“課程的時間管理”問題。而課程時間管理是評估培訓師職業水準及培訓課程效果的重要指標。
有效的時間管理是
培訓師
職業水準及
培訓效果評估的重要指標。
培訓師如何有效地管理時間呢?
按照約定計劃順利完成課程是對學員的尊重、對課程原創者的尊重、對需求方(企業)的尊重、對主辦方的尊重、更是對
培訓師自我的最大尊重。并非講的多,時間長就會受到學員及需求方的好評。
職業培訓師首先一定是位遵守承諾的人,而非隨意浪費他人時間或資源的人。
培訓師講超時了,就是時間管理不好,任何理由都只能是借口。
2、前期做好時間規劃
課時安排是課程設計中一項重要因素。時間因素因
培訓目標及
培訓對象而確定。有效的
培訓課程必須在時間因素的指引下而形成。
3、預先演練
有了前面兩個方面的準備,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按照制作好的《課程教授計劃》,
培訓師進行呈現預演。預演是
培訓師提高時間管理技巧的一種有效方法。如果時間設計有問題,可以通過預演而發現并得以調整。
4、有效執行
有效執行表現為:(1)確實按計劃授課,(2)對現場情況的有效控制。針對(1),
培訓師自身要重視時間管理,不要因一時興起,在某一點上突發奇想而大講特講,甚至離題萬里。針對(2),提高現場控制能力。現實中很多超時的情況,究其原因往往出在
培訓師自己。一位訓練有素的
培訓師不會因為臨時的突發奇想而改變時間及內容的安排。實踐證明,突然的想法未經過人們大腦的反復思考及過濾,是經不起推敲的想法,一定不能幫助提高
培訓效果;如果有,那也一定是偶然。
當然,在課程中學員的表現對課程的順利執行會帶來一定的影響,這種情況
培訓師可以運用現場控制技巧進行調整。
5、妥善收結
確實有些因素是
培訓師無法控制的。一旦出現課程不能如期完成的,需要延長時間,專業
培訓師的做法是將可能的情況提前與學員說明,如“由于……原因(客觀的原因,而非
培訓師個人原因),課程需要多十分鐘時間結束,大家是否愿意?”在征得大家的同意后再采取行動。這樣即體現出了對學員的尊重,也體現出
培訓師現場應變力及專業風范。
最快速提升時間管理的方法是參加行業中專業的
培訓師技能
培訓課程,從專家那里學習,這樣可以達至成功復制成功,避免再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