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宏觀經濟學
黃德華
市場經濟有四個基本的特質:
1、產權明晰是制度基礎。英國議會在1624年通過了《獨占法》,從而保護了私人物質與知識的財產,因此英國在18世紀取代西班牙與葡萄牙成為世界第一強國。
2、企業是獨立的決策主體。只有企業可以自由決定自己資源的使用,整個經濟的資源配置才有效率。
3、價格調節經濟活動,是個人與企業決策的指南。因此,放開非公共領域的價格,由市場供求關系自發地決定和調整價格是市場經濟的靈魂。
4、政府是社會秩序的維護者。通過立法與執法,維護市場經濟的正常秩序,彌補市場失靈;提供公共產品與服務,公共領域的投資與管理如教育,醫療,養老等;調節收入分配以實現社會公正,以及維持宏觀經濟穩定。教育產業化在全球來說是錯誤的,教育的本質是提高全民素質,在國外大學教育來自政府撥款,社會資助特別是校友捐助以及學校資產的市場運作。
如何解讀宏觀經濟?
一,需要懂得宏觀經濟指標.國內生產總值(GDP):一個國家領土內一年內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產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國民生產總值(GNP):一個國家的國民所生產的所有最終產品(產品與勞務)的市場價值總和。1993年開始,聯合國改用GDP。潛在GDP是指一個國家的生產能力實現了充分就業的GDP,名義GDP是指按照當年的市場價格計算的GDP,真實GDP是指按照基年的市場價格計算的GDP。潛在GDP小于實際GDP,表明經濟過熱,名義GDP大于真實GDP,表明經濟通貨膨脹。GDP與百姓福利沒有直接關系,它是福利的基礎,因此要重視GDP但不能唯GDP。生產物價指數PPI變化了,必然會引起消費物價指數CPI的變化,從而影響百姓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