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思考(4)
黃德華
我們農耕社會的文化到了工業社會有不適應的地方。比如,工業社會的學校教育系統培養什么人?工業社會所要培養的是給資本家創造利潤、熟練操作機器的勞動力,因此要教他技術知識,進而要教他數理化,要教他成為科學家去創造利潤,因此,西方的學校不重視德的教育,不講究修身,但是可以用宗教和社區文化補足。而我們只重視第三層次的文化,而忽視技術教育,因此我們的經濟發展就受到制約,我們忽視建立利于工業經濟發展的制度與規則,因此我們的市場經濟就很難有強大的競爭力。在三個層次的文化里,我們最要加強的就是第二層次的文化建設。
中華傳統文化當中帶有普世性的成分。同時,中華傳統文化中有時代性的成分,因此中華傳統文化要不斷吐故納新。如加強和合文化的研究與宣傳,也要加強對人的經濟特性的研究,建設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文化宣傳,接收西方發達的制度文化。中華傳統文化談到要平天下,但是沒有談到要平天下就必須建立一個相互制衡的體制。在制衡方面我們就必須向西方學習。我堅信在歷史河流的發展中,我們中華文化會不斷有新的文化創造,也有舊文化的流失,最后形成浩浩蕩蕩、永不中斷的文化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