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代表的職業價值研究
黃德華
二,醫藥代表是社會分工的必然。
2.1.從醫生角度來說,醫生雖受過專業訓練,負責選擇對病人合適的藥物及劑量。但是醫生必須保持與醫藥科學發展的同步,才能制定出最佳的治療方案。現代醫療知識和診斷技術日新月異,醫生單是應付這些醫學知識就已經忙不過來了,何況醫生還要整日奔波于患者的就診,故醫生的藥學知識嚴重滯后。這種滯后如果沒有得到及時的補充,那問題就大了。因此需要專門的人群負責向醫生講解藥品的藥理、藥效及其對人體的影響,這群人就是醫藥代表。
2.2.由于藥學科學的快速發展,在某個具體的藥品領域,藥企擁有比醫生更多的信息量。如何彌補醫生信息不對稱性,將藥品信息客觀而全面傳播給醫生并指導臨床用藥,監測并解決藥物的不良反應,就需要醫藥代表的參與[2]。術業有專攻,醫生已經在藥物治療領域有很多不熟悉的地方,于是社會就需要一群人將藥物治療學的動態發展及時傳播給醫生,并為醫生提供藥物治療的循證醫學依據,這個群人就是醫藥代表。
2.3.在我國的醫藥學高等教育和醫療衛生體制中,普遍存在重醫輕藥,而且趨勢越演越烈[3]。醫學學生在學校學習一兩門藥學教材,畢業后就一直不被強制性學習藥學知識。所以醫生對藥學知識的掌握與藥學技術的更新始終存在嚴重的滯后性。我國醫院的藥師目前主要從事發藥,醫院制劑以及面對患者的藥物咨詢,他們也很少參加醫學的后繼續教育。我國的臨床藥師教育與醫院臨床藥師制度都嚴重滯后[4],因此醫院藥師很難下臨床為醫生提供臨床藥物治療技術服務。這個越來越大的裂縫的填補就促使了醫藥代表的產生。醫藥代表不同于藥品銷售代表,后者更多地與醫藥渠道商打交道,他們負責把藥品從藥企流通到藥商再流通到藥房,而醫藥代表主要與臨床醫生就藥物治療進行科學而誠信地探討。醫藥代表不是簡單地介紹藥品知識,傳播藥品信息,而應該是藥物治療學領域的專家,至少是他所宣講藥品所在藥物治療學領域的專家。現代教育體制決定了需要一個群人為醫生和藥師提供臨床藥學服務,并推動他們提升藥物治療學知識,這群人就是醫藥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