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領導注重知覺在管理中的運用(4)
黃德華
1968年美國的兩位教育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在舊金山的一所初等中學進行了一項實驗。他們從每個年級的一個班中隨機選擇了20% 的學生,向任課教師說,根據對學生進行的心理發展測驗的結果,學生在未來的一年中學習會有顯著進步,并稱這些學生為特殊學生。8個月后他們發現被指名的學生學習成績有明顯進步,教師給予的品行評定也比以前好。事實上,心理學家提出的名單是隨機的,與測驗無關。而這些學生的進步完全出于教師接受了心理學家的虛假預言,產生了“這些學生會進步的期待,而這一期待控制了教師的知覺、態度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和行為,于是教師對學生的情感更加真誠、深厚,對學生采取的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教師的態度和行為被學生感知,影響學生的動機和自我概念,行為跟著也向好的方面變化,學生成績和表現更好,教師的期待得到證實,更強化了教師的期待。與是形成了一個良性的循環。皮革馬利翁效應不僅發生在學生身上,體現在成人身上。
在企業管理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越是銷售業績高、工作表現好的業務員,他的進取熱情越高,黃德華認為,這是由于領導和周圍人對他的肯定和期待。反之,那些銷售業績較差,工作水平低的教師,領導和周圍人對他的期望值比較低,他的工作熱情就比較低。這說明個人在環境中如果感到周圍人的期待,就會內化為自我期待,表現得更好,并可以形成良性循環,反之形成惡性循環。我們可以看到,工作表現、他人期待以及強化之間存在著螺旋式的效率循環。黃德華認為,選擇性的知覺作用貫穿于這個作用過程的始終。(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