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的十大經典藝術
黃德華(杭州改編)
企業用人向來沒有一定的模式。都是根據企業、人員和外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用人問題因為涉及到"權謀"、"道德"等問題,說者大都諱莫如深。我把共性的東西與大家在這里淺議:
1.掌握企業的初創期、發展期和成熟期用人的不同標準和方法。初創期要的是"跨馬能夠闖天下"的人才。而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后就需要"提筆能夠定太平"的人物了。企業在保持基本穩定的同時,不斷地"吐故納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對于創業時的"開國元勛"可以用金錢、股份、閑職去安撫,卻不可以為了這些人的情緒和"面子"而影響企業的健康發展。
2.切不可"大馬拉小車"或"小馬拉大車"。所謂"大馬拉小車"就是小企業用了大才之人。"大馬"一旦跑起來小車就有被顛覆或摧毀的危險。如三國的龐統當了知縣,到任后終日飲酒作樂,消極怠工。"小馬拉大車"雖然沒有這個危險性,但是,由于"小馬"氣力太小,拉而不動,企業也就無法前進。因而,多深的水養多大的魚是企業選人用人的明智選擇。
3.世上的人雖然是各種各樣,但是,以企業家用人的眼光去看,大致可分為三類:一是可以信任而不可大用者;如忠厚老實但本事不大的人。二是可用而不可信者;如有些本事但私心過重,為了個人利益而鉆營弄巧、甚至不惜出賣良心的人。三是可信而又可用的人。作為企業家,都想找到第三種人。但是這種人不易識別往往與用人者擦肩而過。為了企業的發展,三種人物都要用。只要在充分識別的基礎上恰當使用,揚長避短,合理配置,就能最大限度的發揮他們的作用。
4.善待員工,但鼓勵強者更強。該給員工的工資、福利、獎勵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對有突出貢獻的要舍得給票子、給位子,千萬不要吝嗇。同時也要切記莫受個別員工的蒙蔽。因為管理和被管理始終是對立的,為了某種利益或者是為了取得你的信任和歡心,被管理者往往會自覺不自覺的說出某些假話來蒙蔽你。你千萬不要信以為真。最好多問幾個"為什么"。因為這些人因此獲得利益后,不僅不會感謝你,而背后會笑你是個"笨蛋"或"假帽"。
5.不要計較下屬的缺點和小錯。企業用人,不是在尋求圣賢人,而是尋求對企業有用的人。員工中盡管有的人有這樣哪樣的毛病,只要不危害企業的利益,不必過分關注和追究。西漢的陳平投靠劉邦后,就有人告他的狀。說他在家時與他嫂子私通,投靠項羽不被重用,投靠漢王后又收受賄賂等等。劉幫找到陳平問清情況。陳平說:這些事都有。我哥死后為了侄子我娶了嫂嫂,項羽不重用我我才離他而去,到你這里你沒發報酬我只好收禮養家。我可幫你打天下但我不是圣賢,你要找圣賢我可以辭職。劉邦還是把他留下了。后來當了丞相。在保漢室、滅諸呂中發揮了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