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表的同流也可以提高銷售成功率
黃德華
曾經在網絡中看到這樣的故事:與客戶從陌生到熟悉總是需要有第一次,但是銀行職員大衛卻往往在第一次就被客戶拒之門外,他很苦惱,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他出師不利。
后來他參加了一次推銷員培訓,培訓中對如何有效地與客戶進行第一次交流進行了大量的訓練。反思自己的營銷方式,他覺得導致自己失敗的主要原因是對客戶不了解,所以他的第一次拜訪帶有很大的盲目性,他不知道客戶喜歡什么,不知道客戶是什么樣的風格,也不知道客戶的經營思路……他只是憑一種自我的感覺在工作。于是他有一段時間暫時停止拜訪客戶,集中精力對佛羅倫薩的大公司進行了調查了解,確定了一些對銀行產品需求較大客戶。繼而對這些公司的老板又進行深入的研究,了解他們的行蹤、習慣、愛好等等,選擇最佳的時機和方式進行第一次接觸。
有一家制衣工廠欲擴大規模,需要一筆相當可觀的貸款,大衛得到這個消息后想對這位老板進行拜訪,但總是沒有找到機會。有一天他得知老板不在,來到他的工廠,老板的秘書接待了他。
“我是服裝設計師,專為高層人員設計有個性的服裝,這可以讓他們在談判中增加成功的機會。”大衛一副胸有成竹的神情。
秘書聽了他的話,笑了起來:“對不起,我想你是走錯了地方,我們老板只穿我們自己工廠設計的服裝,而且還只穿‘丹爾斯’牌子的。”
“那我可以給他提供多種顏色的設計。”大衛顯出一副契而不舍的樣子。
“我勸你還是到別的地方去吧,我們老板多少年來只穿一種深灰色西服。”秘書直接拒絕了他。
“那么,領帶呢?皮鞋呢?……我都可以提供最好的方案。”大衛的執著讓秘書覺得好笑。
他以最快的速度選擇了一套與老板的西裝一模一樣的西裝,然后是領帶、皮鞋,都與老板一模一樣,。穿著這套西裝,他走進了老板的辦公室,
一進門,老板就露出驚異的表情,大衛看了看自己的身上:“威爾先生,有什么不對嗎?我一直鐘情于貴公司‘丹爾斯’牌子的西裝,是不是這個款式已經落伍了?你們又生產出新的款式了嗎?可不可以向我推薦一下呢?”
“不不不,這很好,很好,這是我們公司最新的款式。我也一直穿這種牌子的呢。”不出所料,這套西裝很快就抓住了客戶的心。就從這套西裝說開去,大衛一舉拿下了這家公司的貸款業務,并在以后的合作中,取得了更好的業績。
從這一件事中,大衛懂得,按照別人喜歡的方式與之交往,最容易獲得成功。
作為有15年銷售經歷的黃德華,非常有同感,多年的銷售經歷告訴我:外表的同流也可以提高銷售成功率。在銷售生涯中,孔子的“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很有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