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銷售隊伍效率從確定管理跨度開始(1)
黃德華
由于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內部產品研發線日益萎縮,機構龐大雖不能與機構臃腫劃等號,但多頭管理、人浮于事、資源浪費嚴重以及效率低下是輝瑞不得不正視的現實。輝瑞CEO杰弗里.金德勒在2006年7月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新班子正在抓緊實施一系列改革,內容包括減少管理層次、擴大管理跨度、設立更多的自主經營部門、加快決策執行力。”之后輝瑞裁減的2000多名銷售人員。在2007年裁減雇員包括醫藥代表在內,達到1萬個工作崗位。這引起了我對管理跨度的思考。
黃德華在1995年加入醫藥代表行列,1997年被任命為地區銷售經理,下屬為5人,當時自己是懵里懵懂被推向銷售管理崗位,公司沒有給予任何培訓的機會,全靠自己的摸索與上級、同僚以及客戶指點。1998年管理下屬7人,1999年管理下屬9人,2000年管理下屬12人,2001年管理下屬15人。在管理5個下屬時,在下半年覺得有很多空余時間,故喜歡沖在銷售第一線。2001年管理15位下屬時,盡管自己擅于授權,也覺得時間不夠用,有點吃力,幸虧有互聯網。
黃德華在2002年被任命為大區營銷總監后,發現能力強的基層銷售經理有效管理的人數也可以達到10-12人左右,而那些從高級醫藥代表被任命為基層銷售經理的,在第一年,一般有效管理人數在5-7人,第二年可以增加到7-9人,第三年可以增加到10-12人。我作為中層銷售管理者,直接管理的基層管理者,在2002年為4人,2003年為7人,2004年為9人,2005年為12人,2006年為15人,結果在2006年明顯感到時間不夠用,盡管是授權制,盡管是資深營銷總監。有這樣的經歷,故非常贊同美國銷售管理專家的觀點:一般來說,在銷售行業,基層銷售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屬不超過12人,中層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屬不超過10人,高層管理者能有效管理的下屬不超過7人。傳統管理理論認為,一個上級管理6~8個下屬是最佳的管理幅度,但是互聯網時代,據美國110家企業統計表明,一個上級管理為12-15人下屬是最佳的管理幅度。
黃德華:知名管理學家、高級培訓師、高級咨詢師、浙江大學EMBA優秀學員、浙江大學EMBA優秀畢業生、中國銷售隊伍研究專家、中國創業搭檔研究專家、中國繼任管理研究專家、中國領導力風格研究專家、國際勞工組織KAB創業教育培訓講師、浙江大學等數家高校MBA兼職教授。是把棘輪效應、曲棍球桿效應、邊際效應、知覺管理、俄羅斯套娃現象、卡尼曼前景理論引進銷售隊伍管理研究的首創者,是把TOPK技術引進銷售隊伍管理、創業搭檔、接班人管理、領導力等領域的首創者。擁有12年的外資企業市場銷售管理的成功實戰經歷;擁有一流大學的教育背景,先后畢業于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與浙江大學,1997年曾經在哈佛大學接受過DISC技術訓練(即領導力訓練)。目前在《銷售與市場》、《人力資源》、《商界評論》等雜志發表論文60多篇,培訓行業主要有:醫藥、生物、保健品、化工、IT、互聯網、電子器材、紡織、建材、汽車、園林種苗、機械設備、煙草、培訓、銀行、政府等。在搜狐的博客為:黃德華-管理學家https://gandyh.blog.sohu.com 我的E-mail:qiyeliangban@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