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華點評:保險公司新任經理重用能干下屬的案例
肖子虎是一家保險公司新成立的電話銷售十二部的經理,此前,他是另一個部門的Top-sale。肖子虎深知肩上重任,所以對公司上層領導的一切指示,他都會一字不漏地傳達給下屬,要求他們一定要按公司領導的指示去做。他還把團隊劃分成兩個小組,安排兩個能力稍強的人作組長。公司安排給肖子虎的很多事情,他都會安排這兩個組長去執行,卻很少詢問這兩個組長有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需不需要幫忙等。當領導詢問肖子虎團隊建設情況時,他滿臉委屈地說,我把工作都安排下去了,但這些人就是完成不了。而至于為什么完成不了,肖子虎也說不出原因。
討論問題:
1, 肖子虎重用了兩個能干的下屬,為什么銷售團隊依然沒有完成銷售指標?
2, 假設您是肖子虎的上司,您會如何管理肖子虎?
黃德華老師點評:
第一個問題:銷售團隊沒有完成銷售指標主要是肖子虎錯位角色,錯位看待組長。主要表現在:
1, 肖子虎定位不明確。肖子虎在案例扮演的角色實際上是影子經理或傳遞經理,用電腦與傳真就可以代替他的工作。肖子虎上任后,不是銷售員,而是管理者,職責是帶兵作戰,帶領一個排的兵去作戰,并對作戰結果負全責。
2, 肖子虎不會管兵卻想管將。肖子虎沒有管理銷售員的經驗,卻扮演管理“銷售官”的角色。更為要命的是對兩位組長(銷售官)采取的是放羊式管理!為什么會采取放羊式管理,根本原因是肖子虎沒有帶兵的能力,害怕帶兵。為什么肖子虎要管將?原因很復雜,也許肖子虎太抬舉了兩位能干下屬的管理才能,也許肖子虎想借執行不好而把兩位能干下屬干掉。案例中肖子虎把兩位組長當作懂管理的“銷售官”,不教方法,也不問過程,只是把不好的結果推卸給他們。不會管兵卻想管“將”,而管“將”的方式方法極為不科學,被上級考核自己業績時把責任推卸給“將”(即兩位組長)。這種情況下,誰會賣力地提高銷售額?
3, 肖子虎沒有融入到銷售團隊成員中。肖子虎不與其他銷售團隊成員直接接觸,通過“組長”來遙控銷售團隊,因此銷售團隊缺乏凝聚者與領導者。兩位“組長”一般情況不是公司的管理層,至多是團隊的協調者,他們不對整個團隊的業績負責,他們只對自己的銷售任務負責。兩位能干的下屬應該各自把自己的銷售業績做得更好,爭取成為銷售業績的Top-sale,成為12部乃至整個銷售部的標桿,通過肖子虎創造機會把成功經驗在整個團隊中分享與復制,并通過肖子虎委派適當去帶教業績不好的銷售員。而案例中卻恰恰是肖子虎對銷售組長確是不聞不問,把銷售組長當成幫助他管理團隊的成熟管理者。
第二個問題:肖子虎是從Top-sale提拔上來的,說明他有自我管理的能力,但是沒有人員管理的管理,更沒有團隊管理的能力。因此,黃德華作為他的上司,會從三個方面入手:
首先,幫助肖子虎明確定位。明確地告訴肖子虎,銷售經理不是傳話筒,不是影子隊長,必須躬自入局,去訓練每個銷售員的電話銷售技能,引導每個銷售員的心態保持積極狀態,成為團隊的凝聚者與領導者。
其次,訓練他帶兵的能力,學會一對一的管理。
第三,訓練他帶隊的能力,學會團隊管理。在第一年與第二年,不會同意肖子虎設立組長崗位,那怕是名義的組長也不會同意。沒有帶兵的經歷,怎么可以去帶領將?
黃德華:知名管理學家、高級培訓師、高級咨詢師、浙江大學EMBA優秀學員、浙江大學EMBA優秀畢業生、中國銷售隊伍研究專家、中國創業搭檔研究專家、中國繼任管理研究專家、中國領導力風格研究專家、國際勞工組織KAB創業教育培訓講師、浙江大學等數家高校MBA兼職教授。是把棘輪效應、曲棍球桿效應、邊際效應、知覺管理、俄羅斯套娃現象、卡尼曼前景理論引進銷售隊伍管理研究的首創者,是把TOPK技術引進銷售隊伍管理、創業搭檔、接班人管理、領導力等領域的首創者。擁有12年的外資企業市場銷售管理的成功實戰經歷;擁有一流大學的教育背景,先后畢業于武漢大學、清華大學與浙江大學,1997年曾經在哈佛大學接受過DISC技術訓練(即領導力訓練)。目前在《銷售與市場》、《人力資源》、《商界評論》等雜志發表論文60多篇,培訓行業主要有:醫藥、生物、保健品、化工、IT、互聯網、電子器材、紡織、建材、汽車、園林種苗、機械設備、煙草、培訓、銀行、政府等。在搜狐的博客為:黃德華-管理學家https://gandyh.blog.sohu.com 我的E-mail:qiyeliangban@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