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應邀參加中國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企業聯盟會議,并做了《全面風險管理----互聯網第三方支付企業新修煉》的主題演講。深深地感到,這是一個火熱的行業,她屬于勇者智者和好學者。在提到如何進行修煉的第三條時,我列出了一張好笑的圖案。圖中某女與甲男搭肩,由于乙男私下牽手。這不是一個關于第三者插足的故事。我的本意是想借圖說明在政府-市場客戶和互聯網金融企業(當然包括第三方支付企業)間是一個微妙的博弈關系。微妙之處猶如圖中示意,需多多品味。看得出,并不是每個人都能窺見這其中道理。于是,還是多作說明的好。
互聯網金融野蠻成長,問題百出,為什么政府監管政策雷神大雨點少,猶抱琵琶半遮面,只聽樓梯想不見人下來?一句話,為什么政府能夠容忍行業企業跑跑不斷?因為這符合政府對互聯網金融的管理策略和原則。
我的總結,當今政府的監管原則是包容性發展。政府需要為創新性行業流出自我發展和修復規范的空間,需要平衡風險、成本和發展效率的關系。互聯網企業也需要平衡風險、成本和發展效率,需要空間去試錯去迭代去創新,這個空間不會完美。但是,市場客戶呼喚完美,盼望享受到與眾不同的體驗和支付快感。至于怎樣實現,那是政府和企業的事。這樣不同的訴求就會產生交集。這個交集就是行業發展的共同規則。依此規,政府實施監管,企業執行合規。可惜的是,規則的產生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需要一個博弈的過程,難于完美。
難于完美,怎么辦?
剛剛不幸過世的數學家約翰?納什所創立納什均衡,能夠給我們啟發。
一個監管政策,就要達到這樣的狀態,“在不存在外部強制執行的情況下,每一個人是否有積極性去自覺遵守這個協議。”如果每個人都有積極性遵守這個協議,這個協議就構成一個納什均衡。這就是政府的二心,她希望通過納什均衡般的制度設計去實現有效的制度設計,希望通過納什均衡實現帕累托最優。所以,政府是審慎的。當然也是明智的。否則,一個倉促粗暴不被認同的制度會毀掉一個創新行業前景,代價是慘痛的。
難于設計,又怎么辦?這一點,在與易極付陳總討論中,我們竟有相同的感受。那就是,讓制度設計在未來遵守者的實踐中自然產生。這樣,每個人都是制度的名義創立者,也就會自覺遵守這個規則。一個納什均衡自然形成。
怎么形成?政府退后,行業協會先行。讓協會組織以行業自律的形式鼓勵企業實踐,抽取實踐精華和企業所思所想所所慮,共同形成規則制度,再返回實踐檢驗,再完善直至達到法的層級,一個納什均衡的立法就形成了。這就是我選擇三人博弈的破解之法。
由此可見,表面上無足輕重的協會、聯盟等組織功能將會也應該變的越發強大。
記錄一下如下感言,紀念一下美麗心靈的納什吧。
“在追求了一生的真理之后,我問自己,什么是真正的邏輯關系?真理又是有誰來決定?對于這些問題的思索讓我經歷了從生理上到精神上再到幻覺上的洗禮。最終,我還是回到了現實中,我找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發現,在愛的支持下,任何邏輯關系和真理都會被發掘。”
——納什1994年獲諾獎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