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的月亮并不比中國圓,用愛國的心去建設祖國才是最重要的。下面是BWCHINESE中文網整理的中國難擔“頭號經濟體”的10個理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一份報告顯示,2014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預計將達到17.632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17.416萬億美元。法國《20分鐘報》評論稱,中國已取代自1842年以來稱霸全球的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媒體這樣吹捧中國經濟要趕超美國,未免口氣有點太夸張了。中美與美國之間還有很大的差距,下面是中國難擔“頭號經濟體”的10個理由。
1. 中國名義GDP不到美國的60%
若按照名義GDP,即國家實際創造的財富進行比較,2014年,中國GDP約為10萬億美元,遠低于美國的約17.5萬億美元。
購買力平價通過同種商品在不同國家的價格比率來比較各國貧富差異。利用購買力平價通過一籃子商品衡量各國購買力水平,貌似可以得出更加合理的結論。
事實上,將一切都按照市場匯率換算成美元進行比較是不夠的。因為在不同國家,尤其是中國與美國,生活水平相差甚遠。
2、人均GDP天壤之別
BWCHINESE中文網統計發現,根據最新報告,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指標,中國在全球僅排第99位,而美國排名第12位。按人均名義GDP進行比較,中國則僅列第84位,為6747美元,美國排名第9位,為53101美元,是中國8倍左右。
3、衛生、環境方面的差距巨大
經濟數據并未說明這個國家的衛生和環境狀況,特別是沒有充分揭示出污染在中國大型工業城市的影響。在聯合國人類發展指數排名中,中國在186個國家中排在第101位,而美國排第三位。
北京的霧霾是世界聞名的,甚至嚇跑很多外來投資人和精英就業者。2013年的一份報告顯示,中國最大的500個城市中,只有不到1%達到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世界上污染最嚴重的10個城市之中,有7個在中國。
4.教育
看一下以下數據,
美國等教育強國的三項硬指標: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須達50%以上。人均受教育年限至少在12年以上。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須達5%左右。
中國教育現有的三項指標: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為23%。人均受教育年限為7.99年。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為3%左右。
對照以上數值,可知道中國教育與美國等教育強國的“硬差距”不小。
5,社會保險
作為一個強大的經濟體,必須得讓本國人民感受到福利和幸福。下面是BWCHINESE中文網整理的中美社保的一組數據:
覆蓋人群
美國:參保人口1.63億,占勞動力人口的96%。中國:參保人口2.01億,占勞動力人口的26%。
繳費費率
中國:繳費費率28%(個人8%,企業20%),自謀職業者為20%;美國:繳費費率12.4%(個人6.2%,企業6.2%),自謀職業者為12.4%。
領取養老金的最低繳費年限
中國:累計繳費15年;美國:美國要求達到40個信譽積分,繳費達到1050美元便可獲得一個信譽積分,一年最多可獲得4個信譽積分,則最低繳費年限為10年。中國人需要比美國人多工作5年才具有領取養老金資格。
領取養老金比例
中國:目前中國有60歲以上的人口1.77億,領取養老金的6000萬,占比為33%;美國:美國領取養老金人口5000萬,91%的65歲老人領取養老金。美國領取養老金比例是中國的2.75倍。美國享受養老金福利的人口比重更高。
6,投資
經濟成功同樣必須對照其他基準加以評判。生產力和投資確實重要,有多少世界級企業把總部設在你的國家境內,你的國家向外投資多少也很重要。
2014年世界企業500強中,美國擁有128家,中國也創紀錄的擁有100家。但是,中國大陸進入世界500強排行榜的95家企業平均利潤為32.2億美元,美國企業平均利潤額達到62.4億美元,幾乎是中國企業的2倍。美國企業的員工數平均12.6萬人,中國企業這一數值是美國的1.5倍。顯然,中國上榜企業人均贏利能力與美國上榜企業還有相當大的差距。
2011年中國對外投資達到747億美元,而美國的向外投資是3967億美元。中國僅為美國的18.8%。
7,科技實力
中國連續成功發射載人飛船進行太空探索,以及發射衛星對月球探險。對比一下,美國在1969年就成功地實現了人類的登月計劃。保守估計,中國要實現人類登月計劃也要到2020年以后。從這個方面看來,中國科技落后美國超過50年。
第一次產業革命是18世紀開始的以發動機為代表的工業革命。可惜, 中國到現在卻造不出自己的發動機。中國的汽車產業基本上被歐美和日本占領了??雌饋?,在這些合資企業中中方占據了控股地位。可是,發動機的生產一般而言都是單獨成立獨資企業,或者外方控股的企業。中國不掌握發動機的核心技術。
第二次產業革命是19世紀開始的以電氣技術為代表的工業革命。中國在大型發電機和電動機,以及輸電設備方面,還是主要依賴進口。比如三峽的發電機組主要是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德國西門子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等提供的。
第三次產業革命是20世紀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上?,中國造不出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統。芯片主要被美國intel,德州儀表,韓國三星等壟斷;操作系統主要被微軟,貝爾實驗室,蘋果等美國公司掌握。
當中國人瘋狂迷戀于金融、電商,天天喊著要顛覆這個顛覆那個的時候,BWCHINESE中文網財經觀察員吳立認為,德國已經進入了制造4.0時代,并作為它的國家戰略被鮮明的提出,在整個德國企業界得到廣泛應用。
而美國也在通過4.0工業革命和頁巖氣革命擺脫了經濟危機。
8.美國天然優勢——美元
美國控制著全球事實上的儲備貨幣。印制美元的能力使美國擁有了一張終極保單,而中國持有的外債主要是美元債務。
美元作為主要世界貨幣給美國帶來的好處有很多,但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空印美鈔,換取他國財富。貨幣當局在貨幣圈內的基本權力是可以發行貨幣。美國在世界貨幣圏里當然就可以發行美元。不過這里所說的發行是變相地發行,它主要通過世界貿易對美元的需求來實現的。國際貿易的發展,使世界貨幣圈對美元的需求不斷增加,這就不斷地給美國人 創造了空印美鈔換取他國財富的機會。
第二、美國利用美元同時運行在本國及世界貿易區這兩個貨幣圈之間的優勢,使美國可以把國內的金融風險,轉嫁給世界各國。所以,當別的國家和地區發生金融危機時,很難傳導到美國。而一旦美國發生金融危機,就會迅速傳遍全球。這使得美元像美國金融風險的單向屏障,只能出,不能進。
第三、通過美元貶值向全球透支。因為美國具有雙貨幣圈,所以,可以通過對小圈的操作以達到控制大圈的目的。
BWCHINESE中文網認為,維護美元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是美國的最高利益,這也是美國對外一切行為的根本出發點。所以,如何看待美國,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最終都要歸結到經濟上,都要歸結到美國這個最根本的利益點上。
9.軍事實力
此外,一國的排名絕不能僅依據經濟狀況來判定。近期事態已表明,軍事實力仍是一個重要的力量源泉。盡管中國正對其武裝部隊大舉投入,但美國的年度國防預算仍是中國的三倍。盡管中國擁有全球最為龐大的軍隊,但美國的硬件與科技實力的儲備仍大大領先于中國。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近日借助著名的“全球火力指數”(GFP)排行榜,公布了一份名為《世界最強大的35支軍隊排行榜》的報告。
排名第一的是美國,美軍現役人數143萬人,預備役85萬人。美國陸軍各類各型技術裝備數量最多,總共8325輛坦克、25782輛裝甲輸送車、步兵戰車,1934門自行火炮、1791門牽引火炮和1330門多管火箭炮。
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飛行器總數為13683架,包括2271架殲擊機、2601架攻擊機、5222架軍用運輸飛機、2745架教練機,以及 6012架多用途直升機和914架攻擊直升機。
海軍和其他機構目前使用470多艘軍艦、潛艇、快艇和輔助船只,包括10艘航母、15艘護衛艦、62艘驅逐艦、72艘潛艇、13艘岸防艦和13艘掃雷艦。
中國排名第三,目前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人員228萬人,預備役230萬人。
解放軍陸軍擁有9150輛不同級別和類型的坦克、4788輛裝甲車輛、1710門自行火炮、6246門牽引火炮,另外還有1770門多管火箭炮??哲姾秃\?航空兵飛行器總數為2788架,其中包括1170架殲擊機,885架攻擊機。執行運輸任務的飛機有762架,用于培訓飛行員的飛機為380架。
解放軍另外還有865架多用途直升機和122架攻擊直升機。中國海軍擁有520艘軍艦、潛艇、快艇和船只,包括1艘航母、45艘護衛艦、24艘驅逐艦、9艘輕型護衛艦、69艘潛艇、353艘岸防艦艇,以及119艘掃雷艦艇。
可以說,中國軍事實力與美國中間的差距是一個“冷戰”的距離。
10.外交
這點從中美免簽國就可以看出中美外交上的差距。中國護照是全球國際旅行自由度最低的國家之一。在亨氏簽證受限指數(Henley & Partners Visa Restriction Index)追蹤的大約200個國家中,中國處于最底層的15%。排在中國前面的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柬埔寨、老撾、越南、不丹、尼日利亞等。
美國大約有186個國家和地區給予普通美國護照持有人免簽證和落地簽證待遇,150個國家和地區可以免簽證進入。
中國護照在今年APEC后大升值,已有91個國家與我國互免持外交護照人員簽證,87個國家與我國互免持公務護照人員簽證,34個國家與我國互免持公務普通護照人員簽證,4個國家與我國簽訂了53份主要適用于持普通護照人員的簡化簽證手續協定或安排。單方面允許中國公民辦理落地簽證國家和地區名單共37個。
并且中國護照的免簽國,大多是第三世界國家,發達國家卻一個都沒。
中國首先要克服許多問題,才能真正與美國抗衡。目前,無論是資源還是技術進步,中國都依靠其他國家。中國在全球重要機構中的作用相對較弱。美國和歐盟 (EU)依舊主宰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WTO)。中國要想獲得更多的權力,就必須在更大程度上接受國際準則。
最后,不可否認的是中國巨龍正在騰飛。盡管最近的經濟新聞顯示出變化的速度,但中國仍是一個不全面的超級大國。實現大國崛起將是這一代人和下一代人的共同任務。
從諸多衡量標準來看,眼下的中國還有很大差距需要彌補。中美還是存在差距的,但是國外的月亮并不比中國圓,用愛國的心去建設祖國才是最重要的。
----選自金融資訊
你的企業有沒有這樣的困惑?
同樣是做企業,為什么有的企業賺錢了,而有的企業卻虧錢了?
同樣是一個行業,為什么有的企業賺錢很多而且輕松,而有的企業賺錢不多而且費勁?
同樣是一樣賺錢的企業,為什么有的企業財富實現上體現了乘數效應,而有的企業卻僅體現加法效應?
為什么有了財富卻富不過三代?
發送“X”給我,讓《企業財富工場特訓營》告訴你答案
>> 如果感覺不錯,就大方分享吧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