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市場的角度來看,國產汽車產業與通信(手機)、IT等產業的發展具有相同的軌跡。因為它畢竟是耐用消費品,雖然是一個比較奢侈的產品,也不是所有家庭都必需的,但在大城市里,它們的曲線應該是一致的。
國人以前很窮,突然間富裕起來,所有的家庭都想要彩電還有VCD、DVD,大家都有了以后就開始選大屏幕的、液晶的等一些有個性的產品。買房、買車也是一樣的情況。等我們的
市場成熟以后,就會根據自己的性格選擇自己喜歡的汽車,這種軌跡是正常的,符合
市場需求變化的規則。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種產品都要在這種規則里面自然而然地產生,因為人的習慣、需求方式、社會的慣性都已經形成了規則。
所以,我們現在提倡國產汽車的自主品牌,但是未來將如何發展,前景仍不清晰。如果說能看出一些端倪來,那就是走日本的路子,因為日本也是用低價擴張的方式去做的,然后再逐步提升。
日本是先把產品品質提升到一定程度,占據一些國際
市場,然后再逐漸塑造品牌。中國現在也是,但中國的情況有點復雜,因為當時日本人是一門心思用產品來爭,中國卻是又想用產品品質來爭,又不想丟掉品牌。可以說,中國現在正處于兩難的境地。
因為汽車、IT這種高科技跟其他的產品還是有區別的。其他的消費品剛上來時消費者感覺不到技術的差距,但像汽車,感覺是非常明顯的,所以大部分人在選擇的時候還是希望有合資的概念在里面,最起碼開這車別三天兩頭壞,畢竟它是一個奢侈品。
大家在選擇汽車的時候,那種慎重程度要比選擇家電的時候大得多,品牌的重要性也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