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刊登于《信息網絡》雜志
互聯網行業是一個充滿靈感和創新的行業,而移動互聯網不僅僅只是多了“移動”二字,它更是一個容易誕生奇跡和機會的溫床。引領全球風向的美國IT產業看起來似乎已經夠成熟了,可是當2009年3月份FourSquare面世的時候,業界又再次為之一震, FourSquare僅僅用了一年注冊用戶便超過百萬,而大紅大紫的Twitter達到這一用戶數卻用了兩年,以至于在幾年前大家認為Twitter必將顛覆Facebook的時候,Facebook就推出了實時的動態更新功能,而現在,沒有人說FourSquare將威脅Facebook,但Facebook馬上就推出了基于位置的Facebook Places,并于近日提出將于FourSquare、Gowalla等第三方服務商合作。
那么,這炙手可熱的FourSquare到底是何方神圣?
基于位置的移動SNS
如果用一句話來簡單形容未來的移動互聯網模型,那就是我們都知道的“天時地利人和”?!疤鞎r”是指在任何一個時間節點上,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樣的信息,都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地利”,指基于位置的服務(LBS),意思是不管我們身處何方,我們可以很快捷地得到所在地域的信息,而且這些信息很智能,能夠精準地知道主人要的是什么;“人和”則是不受時間空間的局限,把自己融入到虛擬但又很真實的互聯網社會,并且在這個社交和網絡生活的過程中,給我們帶來愉悅、實惠的體驗。
FourSquare正是這樣一個“價值連城”的雛形。起初在紐約的酒吧一些人發現,很多顧客憑借FourSquare的“Mayor”稱號可以免費獲得一杯啤酒,不久舊金山的夜場開始有人用FourSquare的稱號兌換演出票,這些“稱號”獲得的依據是用戶通過登陸FourSquare,在所在城市的某個具體場所Check in的次數多于其他人。后來,在FourSquare發布的iPhone應用程序中增加了一個新功能,即用戶Check in某一個場所的時候,就能在屏幕下方看到該場所的優惠信息、特別服務等等,緊接著類似于Twitter和Facebook的功能也出來了。
FourSquare已經演變成了一個集“折扣消費+社交游戲+口碑信息”為一身的網站,既有激勵網友消費的機制,也有交友、交流等類似于微博的功能,另外對商家來說是一個品牌傳播的平臺,對網友是有益的口碑信息資源,可謂左右逢源、如魚得水,因為它的根基是Check in,這是一種“主動關注”的模式,在當今信息泛濫的社會中實屬不易,因此商家的品牌推廣價值會比大不一樣。難怪FourSquare絲毫不用為盈利模式而頭疼,他們可以選擇多種合作收入方式,如與商家分成、收廣告費、在線游戲、團購等等,這儼然就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印鈔機,以致國內已有街旁、開開、拉手四方等迅速抄襲。
團購是最佳黏合劑
在這個信息高度透明、產品和功能高度同質化的互聯網社會,“用戶黏性”一直是不變的重大課題,騰訊的巨大成功說明了這一點,只要用戶每天一打開電腦或者手機,第一個使用的軟件是QQ,那么騰訊所有的產品基本上都已經成功了一半,從QQ這個IM軟件引申開來,騰訊所涉及的領域,競爭對手無一不怨聲載道。如果說QQ是騰訊的黏合劑、名人博客(微博)是新浪的黏合劑、電子郵箱是網易的黏合劑,那么,在移動互聯網產業內的企業們,你的黏合劑又是什么?黏合劑是移動互聯網企業都應該思考的問題,因為那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據艾瑞咨詢的統計顯示,我國的移動互聯網市場規模是節節攀升,占據前三位的領域分別是:移動增值、手機游戲和手機電子商務,其中移動電子商務交易規模已超3億元,我國手機網民近3億,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一次的網民接近90%。這些數據說明手機上網的習慣正快速形成。研究一下移動互聯網用戶的行為我們可以發現,交流、娛樂和消費是手機上網的三大需求,因為手機上網有兩個主要原因:一是有清晰的需求,二是為了消磨無聊的時間。
打個比方,假設單身女白領A下班后沒有約會,在走出辦公室到車站這段時間就開始用手機上網,登陸LBS的終端后發現公司旁邊的GUCCI正在做限時超值團購,離兩折購買換季商品還有最后15分鐘,A馬上選了喜歡的款式,確認后直接走過去店里提貨,買了自己心儀的衣服之后A又check in了順路的真功夫餐廳,喜出望外地得到了一個“地主”稱號,被告知可以兌換免費的飲料一杯,吃完晚餐后一看手機,發現網上加了很久的好友C此時也在這里吃飯,遂在線呼叫了一下,結果線下遇故知,兩人第一次面對面侃起了大山,道別時剛好避開了下班交通高峰,兩人心情均大為暢快。
顯然,A這美好的一天是拜“團購”這個黏合劑所賜,團購的概念源自于GroupOn網站,其每天只在特定城市推薦一款產品,且價格超低,所聚攏的人氣十分強大,僅用一年半就做到了十億美金。引得騰訊、淘寶、人人網、搜狐等等紛紛進入該領域,但是盈利模式都不夠清晰,因為都沒有和位置服務(LBS)及交友社區(SNS)捆綁起來。團購是C2B模式的一種形式,也是未來個性化定制的一個雛形,而這些顯然都符合移動互聯網未來的發展路徑。
結語
不管是用團購作為導入,還是用位置服務和交友社區來吸引用戶,移動互聯網未來的趨勢就是產業內加速融合,那些能最快找到盈利模式,并有強大用戶黏性做支持的企業必將笑到最后,這對有著巨大商家資源和用戶資源的電信運營商、門戶網站和社交網站來說,難道還不是一座現成的金礦嗎?但這并不等于說小的創業公司沒有機會,只要能把某一個體驗做到極致,把創意不間斷地延續下去,等著買單的消費者還是很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