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粉巨頭的PR普遍訓練有素,但更重要的是落在實處,不僅只是豪華溫馨的形式秀。由公眾來評價,讓消費者真正成為上帝才能打破價格壟斷和暴利,提升品質和服務。
二代身份證相關發布會召開很及時,比發布會更重要的是及時打好管理補丁,補上漏洞,完善證件辦理與注銷流程管理,區分補辦證件與原始證件編號,杜絕證件套牌的泛濫發生。各項管理工作應有效規劃和部署,而不是靠媒體曝光來發現問題,出現問題仍不治理的懶治懶管。更非象超載月票、的哥全家福這樣的混搭市場經濟。
物價和房價平日中的小步快跑,如果置之不理,或者視為GDP增長的數字化需要,就會演變成現今的月月看漲,猛踩剎車也剎不住。價格管理,各行各業都需有效管控,不把某一個行業作為特例。實實在在地增長,民眾的幸福指數才有保障。但,更需要尊重和遵循市場規律。用好市場機制和政府監管雙重機制,兩者協同發揮效力,價格才會是個乖孩子。
不觸及實質,醫藥行業的價格治理也會顯得尷尬。醫藥行業,作為嚴重依賴醫院銷售渠道的下游產業,同時也是醫院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多年形成的沉疴也需伴隨制度和機制的調整逐步到位。單純棒打企業,其實醫藥企業的利潤率還不如街邊的小商小販,很多企業實收利潤微薄,固定支出龐大,還在艱難維持生計的邊緣線上。無論從維穩的大局角度考慮,還是從真正解決問題的實質角度,系統化、實質化、專業化、完善化地處理,才能帶來行之有效而持久的結果。
只有把決定醫藥企業生存和效益命運的的上帝之手,按照市場法則和服務宗旨徹底由醫院渠道之手回歸為消費者與患者之手,把消費者和患者真正確立為醫藥行業和醫療事業共同的衣食父母,把醫院維護的滿意度改為消費者和患者滿意度,以健全完善的機制作為保障、健全完善的監管作為監督,將醫藥營銷經營的壁壘之門打開,擱置于陽光之下,醫藥費用調控的攻堅戰才能打贏。
一切任重道遠。將社會責任感更多地注入于企業,將專業化更多地貫穿于各項管理,醫與藥的價格和其他萬千商品一樣,才會真正回落,變得親民,而品質和服務只可提升,不可打折。
來源:中國營銷傳播網作者:林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