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人員可以這么招,但如果每一家公司都按這樣的標準招聘普通的銷售人員,則會非常難。那么,普通業務崗位的勝任標準是什么呢?
內心不服輸,勇于挑戰自我
一個銷售團隊幾十個人,為什么大家的業績參差不齊?如果我們去采訪每一個銷售人員,沒有人會說:“我真的不是很用心,我也不想好好干。”大家都很努力,都想去表現自己。這些想法、欲望絕對是正面的,但為什么大家的努力和業績不成正比?
銷售的過程中有些東西必須要我們去勇敢面對。容易放棄的人,很難在銷售團隊中成為佼佼者。在銷售工作中熱情、努力、勤奮、溝通等都非常關鍵,但具備了這些就一定能把業績做好嗎?不一定。因為有兩樣東西是銷售人員不太愿意面對或者想得比較少,但在銷售過程當中又一定會遇到的:
第一是壓力。請問,哪家公司的銷售人員沒有壓力或者壓力相對比較小?除非產品供不應求,不需要太大的壓力就可以把東西賣出去。但是,這并不代表這種情況可以一直維系下去。因為越是這個時候,就越可能增加產能,擴大生產。所以說,無論我們喜不喜歡,壓力都是客觀存在的。
不管公司給不給業務員壓力,如果他的業績一直排在最后一名,他也會覺得很難看。即使公司不給業務員壓力,那么他自己有沒有壓力?如果業務員說:“沒有業績,我無所謂。”那真是“死豬不怕開水燙”,淘汰出局就是他的最終宿命。但一個銷售人員沒有了壓力,也就沒有了底線,他會頂不住的。壓力來自客戶,來自應收賬款,來自客戶的指責和埋怨,來自老總那張“臭臉”,來自女朋友逛街時很生氣的樣子……總之,壓力不一定只來自于上司的指標任務,當業績不太好的時候,當口袋里沒錢的時候,各個方面的壓力都會“撲面而來”。
業務員要正確面對壓力,很多人抱著“玩票”的心態來做銷售,這樣很難做好業績,因為“玩票”的永遠做不過“玩命”的。
天底下所有的業務人員,除了壓力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不太容易面對的障礙,叫“被拒絕”。
如果一個業務員滿腔熱情地對經銷商講解自己的產品,說得唾沫星子都干了,結果人家嘴一撇,說:“這玩意兒很難賣啊!”一句話說得業務員心里“拔涼拔涼的”,這時候他還會信心滿滿地去說服經銷商嗎?一般情況下,業務員的情緒指數會降得很低:“那這個產品,您要不要呢?”經銷商說:“不要。”“不要就不要。”他心里想著,丟下一張名片就走了。
如果一個業務員連續打了5個電話,都被人家掛掉,他還會繼續打第6個電話嗎?很難。這時候,他也許會起來喝杯茶,溜達一圈,欣賞一下窗外的風景,展望展望未來。看到老總過來,又趕快坐下,盯著電腦屏幕或者電話機發呆。半個小時以后,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打第6個電話,里面居然傳來忙音,他心里倒是蠻高興。然后打第7個電話:“喂,請問李總在嗎?”對方說:“不在,出差了。”“謝謝啊!”他很禮貌,放下電話,好像如釋重負。這樣怎么能做好銷售?面對客戶的拒絕,業務員既要調整心態,還要想辦法解決。
其實,即使我們的產品知名度很高,也會被拒絕。可口可樂想收購匯源,也會被我國商務部說NO。在市場上,被拒絕時時刻刻都會出現,我認為內心不服輸很關鍵,千萬不要只從性格上去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