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醫院營銷管理專家吳來京,多年來專注于醫院培訓,跟數百位醫院總經理及院長打交道過程中,感受最為深刻的一點就是:很多醫院領導在開會時都強調很重視人才,但實際上卻很少給員工提供系統的培訓與學習機會。他們沒有真正悟到:要讓馬兒跑得快,就得讓馬兒吃得飽。“吃得飽”絕不僅是單純給予高工資,更重要的是提供系統的學習培訓,以及良好的醫院文化氛圍。
? ?吳來京老師認為:重視人才不僅是體現在引進優秀的人才,還包括醫院階梯人才隊伍的培養。醫院人才戰略應該是三分靠挖掘,七分靠培養!只有靠自己培養,從內部提拔的人才,相對來說從感情度到忠誠度都是比較穩定的。而多數靠挖掘的所謂高級人才,不但人力成本高,增加了醫院經營成本,更重要的是醫院同業之間的互挖,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醫院人力成本的攀升,也給醫院人才的跳槽提供了便利的外部環境。因此,培訓開發是對醫院人力資本的一項重要投資,也是醫院人才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應引起醫院高管的高度重視。
???據《財富》雜志統計,美國醫院1998年,共有5450萬雇員參加了人均40小時的脫產培訓,總費用達607億美元,人均培訓費用1114美元。醫院尋求發展,員工期望成長。培訓幫助員工不斷成長,使醫院更具吸引力。員工服務期對內在自身價值增值的期望、對被社會淘汰的恐懼,促使更多的人選擇學習型的醫院組織。另外,根據《財富》研究報告指出,醫院人力培訓投資1元,一年后即可回報100元!由此可見,投資醫院團隊人才培訓,不僅是醫院對員工的一種最好的福利,更重要的是醫院最大的投資回報,也是醫院競爭取勝的根本。
??? 尤其是目前的中國民營醫院,跟公立醫院比較而言,沒有什么金字招牌。所以,吸引患者來院的最核心最有效的渠道,就是通過大量廣告的投放。但著名醫院品牌營銷顧問吳來京老師認為,如果沒有苦練內功,對醫院員工進行系統有效的培訓,那么,投入龐大的廣告費就是醫院最大的成本損失!患者到院率、初診率、復診率、滿意率等是否改善與提升,不僅取決于醫院企劃方案與廣告的質量,更重要的還取決于醫院的醫療技術、員工士氣、團隊配合、溝通服務、管理執行等綜合因素。
???????
?? 另外一點,據中央電視臺2012年8月30日早上《朝聞天下》報道,北京社會辦醫十八條新政今日正式頒布。據悉,這是北京市首次針對社會辦醫療機構出臺的相關文件,共有18條政策措施。該新政突出了3個原則:對社會辦醫一視同仁,鼓勵民辦醫療機構做大做強,支持促進和規范監督并重。
??? 著名醫院營銷管理專家吳來京老師認為,這意味著中國民營醫院可以享受到更多更公平的國家醫療政策與資源,但同時針對民營醫院的監管及規范將會越來越嚴格,民營醫院的擴張將會進一步加劇,競爭也會越來越激烈!一句話:中國民營醫院面臨的真正機遇與競爭的時代已經來臨了。?
?? 于是,越來越多的醫院領導,尤其是民營醫院的高管開始在思考:醫院競爭的核心到底是什么?是項目定位、經營模式、技術設備,還是外圍的營銷管理、公關與政策?都不是!原來,醫院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醫院的競爭不是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的競爭,而是一個團隊與另一個團隊的競爭!因此,投資人才,決勝未來。
?? (原創作者:吳來京——資深醫院營銷管理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