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管理和營銷為主軸,圍繞著企業經營的理論層出不窮,如消費心理學、企業文化、廣告學、傳播學、公共關系學、投資學、技術經濟學等等。
盡管企業經營理論分支眾多,如果詳加考查,不難發現:①它們都具有“道-法-術”的思想結構;②它們都能在“道”的層面達成一致,并體現在理論的交叉;③它們都貫徹了“理性-實驗-方法”的研究方針。所以,我們說20世紀策劃思想史是兩次飛躍的體現。也就是說,《戰爭論》是“兵法”,企業經營理論是“商法”,“商法”中又分“管理法”、“營銷法”、“投資法”……,“管理法”又分“生產法”、“人力資源法”、“企劃法”……,凡此一切都是大大小小的“孫子兵法”,由于它們共同的服務對象是企業這個特殊的“人”,所以,我們索性把20世紀稱為策劃思想的“法人時代”,即企業應用階段,是策劃思想兩次飛躍的合成。
“企業法人”的出現,對策劃思想的最大影響在于策劃主體的變化,策劃服務法人,法人主持策劃,策劃的個人行為讓位給法人行為,策劃行為主體主要是法人。所以,在“法人時代”,“策劃”的概念應為:企業法人等組織為了謀求利益最大化所采取的,科學地發現與利用規律,借鑒與運用科學方法,整合資源,進行決策的思維方式。策劃的主要目的是使企業成“器”。
站在20世紀中葉回首世界策劃思想發展史,可以粗略地歸納為三個大的階段:自公元前500年的先賢論道至14世紀末15世紀初為策 劃思想原創階段;自文藝復興至19世紀初為策劃思想“質”“域”飛躍階段;自工業革命至20世紀為策劃思想的企業應用階段。
這么說來,“策劃”作為科學是否意味著散存于企業經營理論中,進而喪失了獨立性了呢?“策劃”是否不需要作為獨立學科發展了呢?
摘自WBSA核心教材:史憲文著《現代企劃:原理、案例、技術》,2010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