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中國應對金融危機的密碼
轉自WBSA中國總部
文:本網5月18日訊:為了使廣大策劃師在克服金融危機的事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總部日前根據溫家寶總理的經典講話整理了中國政府腦圖,依據的主要文獻資料與腦圖如下:
腦圖描述:
做克服金融危機的事,關鍵在于信心。要針對拉動內需,鑒于經濟運行比預計好的形勢,要發揮基面/趨勢/優勢未變的優勢,本著抓早、抓實、抓徹底的原則,運用逆向法方法,通過如下步驟:1,財政投入;2,產業規劃;3技術支撐,經過于經濟復蘇時間的努力,實現最早振興的目標。
主要文獻資料:
溫家寶2009年1月9號到11號在江蘇考察,他表示,要建立信心、迎難而上,在金融危機中最早復蘇和振興。溫家寶說,我們應對金融危機半年來到今天為止已獲初步效果。這次他每到一個企業,提的最多還是“信心”,同時也在想新辦法。溫家寶強調,在今年兩會前,國家還會出臺一系列措施促增長。
半年前,溫家寶曾到過江蘇調研經濟運行情況。在金陵石化公司,溫家寶對大家說:這次他每到一個企業,提的最多的還是“信心”兩個字。“這次我又到江蘇來,我看到江蘇經濟和企業還面臨著困難,但是我的心情比上次要好。為什么呢?領導、企業職工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們應對金融危機半年來到今天為止,可以說,我們采取的政策措施取得了初步效果。雖然這個效果還不大,但是它增強了我們戰勝困難的信心,有了信心我們就有勇氣、有辦法,就有能力克服前進中的困難。”
在晚上與企業負責人的座談會上,溫家寶表示,12月份的經濟運行狀況比預計的要好一些,一些經濟指標有回暖跡象,一些企業銷售開始回升,庫存開始減少,用電量開始上升。
半年多來,溫家寶先后到多個省區市調研指導經濟運行情況,7月份在江蘇、上海、廣東,8月份到寧夏,9月份到天津,10月份到廣西,11月份到浙江,再次到廣東、上海,12月份到重慶。今年元旦到山東。每到一地,說得最多也還是“信心”。
“我決心是四處奔走,一直在講信心,一直講到我們克服這場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困難,我們的經濟得以復蘇。我知道這一天總會到來的。”
光有信心還不行,還得有辦法。溫家寶表示在今年兩會前,國家還會出臺一系列措施“中央制定的一攬子計劃,是包含三個計劃。當然,主要是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重大措施,這十項重大措施核心是要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特別是用大規模的財政投入來推動經濟的發展。第二個計劃是對關聯度大、產業鏈長,對國民經濟影響深遠的重點行業,要制定調整和振興規劃。第三,就是把我們原來定的科學技術中長期規劃,準備投入6000億的,六個重大專項當中與當前經濟發展緊密聯系的,要加快發展和提前進行,以作為科技支撐。”
溫家寶還表示,無論是中央的政策,地方的政策,還是企業制訂的措施,都要抓早、抓實,抓徹底,不能半途而廢。“我們中國的目標,就是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應該是最早復蘇和振興起來。我們必須有這個信念和決心!”
此前在達沃斯論壇上,溫家寶強調,我們對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充滿信心。我們的信心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的長期趨勢沒有改變,來自中國經濟發展的優勢沒有改變。
溫總理把“危機”——把“危”視為“機”,逆向法詮釋得十分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