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美國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曾外孫周五因飛機失事不幸遇難,當時是霧天且下著雨,他的小型飛機從紐約郊區機場起飛后不久便墜毀。該家族的一位發言人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證實了這一消息。
遇難的64歲理查德·洛克菲勒當時駕駛的是派伯PA-46型小型飛機,在從威徹斯特縣機場起飛后大約10分鐘便墜毀,該機場位于紐約市以北23英里(37公里)處。據美國航空管理局發表的聲明顯示,飛機上只有理查德一人。
該家族發言人表示,理查德于周四飛往紐約,為他的父親、銀行家兼慈善家大衛·洛克菲勒慶祝99歲生日,空難發生時他正在返回緬因州的途中。
理查德是大衛·洛克菲勒的六個孩子之一,大衛·洛克菲勒是大通曼哈頓銀行前董事長,他的祖父是標準石油公司創始人約翰·d·洛克菲勒。
提及近現代乃至當代美國史,人們難以避開洛克菲勒這個家族的姓氏:標準石油公司、洛克菲勒基金會、大通銀行、現代藝術博物館、洛克菲勒中心、芝加哥大學、洛克菲勒大學,還有令美利堅合眾國悲傷的在“9·11”中傾倒的雙塔。中國老話說“富不過三代”,洛克菲勒家族發展到現在已經是第六代了,依然如日中天、獨“富”天下。這是為什么呢?
洛克菲勒家族的“零花錢家訓”對這個家族的傳承產生了莫大的影響。
世界巨富洛克菲勒每星期只給孩子5美元零花錢,并且要求孩子記賬,他這樣做和有錢與否沒有關系。實際上是在培養孩子的節制精神,而不僅僅是為了省錢。這種教育最基本的目標就是:讓孩子為了根本、長遠的利益,而克制個人一些暫時的欲望。如果你屈服于眼前的誘惑,那么你將一事無成。實際上這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重要的品質。
正如老子所說:“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即如果一個孩子生長在富貴的家庭,又從小到大被嬌生慣養,就會產生巨大的禍害。
當代之中國,由于國情的因素,每個家庭都是獨生子女,都從小被呵護有加,家長們總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滿足孩子的要求。
那么這種愛的方式,是否有利于孩子的成長?是否有利于孩子今后的發展?應該引起中國家長們的充分反思和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