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題突破高考數學》——數學高分不是夢!
平等思維教育高考專題
距離高考的最后50天,基地推出了《50題突破高考數學》幫助廣大的高考學生在最后關頭,快速突破理科,尤其是數學。
《50題突破高考數學》從高考考試過程出發,在短時間內能幫考生快速提升應試能力,達到以下目標。
第一,快速識別知識點,理清解題方向,不走彎路。
拿到題目,能迅速聯想到學過的概念、定義、定理、公式,這個就叫知識識別能力。只有先識別了,才有后面的解題。很多同學做題有問題,往往是最開始的知識點識別就出現了偏差,所以才導致后面要么走彎路,要么干脆就南轅北轍。
比如:(2,3)可以代表點,也可以代表區間,在具體題目中怎樣判斷它代表什么?{2,3}、[2,3]、(2,3)、(2,3]、{(2,3)}都是括號里面有兩個數據,那么他們分別代表什么含義?
比如: x2/4+y2/3=1是橢圓方程, x2/3+y2/3=1還是橢圓方程嗎? x2/a2+y2/b2=1表示什么?我們發現都有x2、y2,ax2+by2=c又表示什么?
第二,快速運用知識點,理清解題思路,不做無用功。
識別了知識點之后,怎么將知識點的各個要素反映到題目中,哪些條件直接得知,哪些條件僅僅通過概念、定義、定理、公式馬上就可以間接獲得等等,這個就叫知識點運用能力。
例如:知道分數的分母不能為0,看到式子f(x)=1/(㏑x+1)想不起來去思考一下分母是否為0,對定義域的限制是什么;
例如:知道求函數的單調區間,需要先求導,但是接下來該如何處理式子,發現很困難,走不動,處理不了;
例如:圓錐曲線題目,看課本時,發現不難,都能看懂,課本例題也能順利做出,但是做模擬試卷或者歷年的高考題時,發現第一問做著都會遇到困難,無從下手。
第三,嚴格規范答題,步驟分一分不丟。
規范答題不僅是一個習慣問題,還是一個人思維嚴密程度的一個反映,更是一種能力的體現。越是規范答題的人,往往越是能拿到高分。
例如:應該寫上“在Rt△DAC中,AD=AC,得:∠ADC=45°”而學生直接寫“∠ADC=45°”,改卷老師會因為他缺少前后因果關系而扣分。
第四,加快答題速度,能得的分全部拿到。
考試,尤其是高考和平時作業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它不僅要求準確率,更要求效率。考慮到情緒心態方面的問題,高考對效率的要求更高。所以在高考中,保證正確的前提下,一定要提高速度,知識點的識別、運用、書寫都要快速完成。前面題目花費的時間太多,即使一分不丟,最后高考的成績肯定不理想。
《50題突破高考》是怎么做到的呢?
第一步:看視頻
一邊看視頻,一邊跟著老師的提問來操作,思考老師提出的每一句話。
第二步:做作業
對照“8條”,按視頻內老師的操作方法完成課后習題。
第三步:批作業
提交作業給老師,老師按照“8條”的要求來批作業并進行針對性建議。
《50題突破高考》將答題的過程即看題——思考——做題分解為三步。這三步的精妙之處就在于,通過對動作、行為的模仿產生思維暗示,進而產生類似于邏輯思維的思考方式,最終形成適應于高考答題的邏輯思維,提高解題能力。
往年基地幫助過的高考學員案例:
參加2012年高考的馬驕同學,來自內蒙,一模成績不到二本,高考超過一本42分;
參加2012年高考的聶語洋同學,來自河北,休學一年,數學從60多到115,總分602(文科);
見案例:《休學在家自學一年,高考超過一本線53分——聶語洋同學使用數學十步法的自學總結》
參加2011年高考的趙藝璇同學,來自山西,高考分比模擬考超100分;
參加2010年高考的曹煜同學,來自湖南,從數學成績班里倒數,到高考126分;
見案例:《從倒數到高考126分!——女孩數學成績如何快速改變的?》
參加2009年高考的紀金霖同學,來自山西,高考前一個月,數學提高30分;
見案例:《一個月高考數學提高三十分總結》
……
只要按照基地老師的要求一步步操作,提高分數對你來說不再遙不可及。各位考生和家長,只要做正因,考前的每一天都可能改變考試結果。
請盡快和基地老師聯系,讓《50題突破高考數學》幫你備戰高考。電話:400-000-6656。
祝參加2013年高考的所有同學都取得理想成績。
如果您覺得本文對您或您的朋友有用,歡迎您點下“轉載”按鈕,成為自己的光,點亮他人!
高考專題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