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報】報導:在我們的人生中,是否有一些小事,發生時波瀾不驚,作為當事人的我們毫不在意,隔了好長一段時間之后,才發現這些幾乎被遺忘的事悄悄改變我們的人生。
記得2000年春節的大年三十(我當時在醫院畢業實習)。我的大學同學阿曹要回松江過節,于是我幫他代班,當時是在急診外科,上午半天。
八點我到了急診外科,帶教老師對我說:同學,我先回一下病區(辦公室),有事你叫我。我說:好的!帶教老師就離開了,……到了中午12點,帶教老師來了個電話,說:同學,我先去吃飯,待會兒來換你。我說好的。12:30我跟帶教老師交接了一下,就去吃午飯了,代班也就結束了。
由于臨近春節,來的病人并不算多,這個上午,我一共處理了5個病人,包括2個小手術,一個是傷口清洗并換藥,另一個病人很有意思的,外地來的小老板,喝醉后摔跤了,右眼外側破了皮,我幫他縫了7針。他怕臉上的傷口包扎影響尊容還不好意思出門,我送了他一頂藍色醫用手術帽子,他戴上后高高興興地離開了。
……
接下來繼續是忙碌的實習,3月份考研的成績也出來了,沒上線,我平靜的接受;4月1日第一次走進人才招聘會(很多同學早在年前就開始找工作了),運氣不錯,遇到貴人了,我參加工作后的第一個上級領導,鑫科企業的茅繼東先生,5天后復試,當場就拍板錄用了。
畢業后無數次有人問我:為何學了5年醫學卻沒有做醫生?我都笑笑:可能不適合吧。直到去年在上NLP課程的時候,有同學問我:為什么沒有做醫生,改行做培訓師?電光火石間,子淳突然想到了大五實習大年三十代班的事。我這時才意識到,代班這一件不經意的小事改變了我的人生,一上午我獨立處理5個病人,讓我明白做醫生對我來說缺乏挑戰性,其實做一個普通的醫生其實是很容易的,了解普通病癥處理和急救方法,隨著年資和經驗增長即可主治-副高-主任的晉升。所以我當年在節后沒有投過一家醫院的簡歷,也從來沒想過做醫藥代表(當時我們學校畢業后如果不留校,要么做醫生,要么做醫藥代表),我很高興,我選擇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我的老師李中瑩說:每一個人都想有一個更好的明天,凡事必有至少三個以上選擇。聽從內在的聲音,多總結反省,我們的人生會有所不同!
【淳報】主編:周子淳,上海市首屆管理咨詢師,公益學習型組織-三一講師團創辦人,主講3門課:《中國式企業危機管理》,《象奧巴馬一樣公眾演講》,《壓力情緒呼叫轉移》課程。官方博客:https://blog.sina.com.cn/91disc,所有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