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中國衛浴行業的市場環境正在發生迅速而深刻的變化,面對發展腳步漸漸放緩的的行業,很多衛浴企業過去那種粗放型的經營模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行業發展的需要,市場環境的倒逼,使得眾多衛浴企業或主動或被動的走上了轉型升級之路。
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營企業管理專家曾水良認為,對于傳統的衛浴企業來說,轉型升級本質上就是企業的一次轉型,而任何轉型都會給企業帶來“轉型升級陣痛”。這也是是一種必然,世界上永遠沒有不經過陣痛就獲得成功的轉型,無論是革命式轉型升級還是雙軌制轉型升級,都會有陣痛發生,不過是程度有所不同罷了。
這對衛浴企業的轉型升級是一種極大考驗,陣痛過去,轉型升級必然成功,衛浴企業也能借此走上健康發展的康莊大道。
策略一:“革命式” 轉型升級
對于經營管理陷入危機的企業,宜采用“革命式”轉型法,即在短時間內完全廢除原有體制,建立全新的體制;撤換大量中高層管理干部,短時間內招聘大量新人入職;廢除原有行政及業務運作規則,建立新的行政及業務運作規則。同時,一開始就在各種場合告訴公司全體中高層干部,這種做法有可能帶來轉型并發癥,產生強烈的“轉型陣痛”,讓大家提前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在“革命式” 轉型升級中,由于體制、人員、規則全部是新的,保守勢力的活動已經被壓制到最低程度。在這個時候,要么全軍覆沒,要么大獲全勝。
革命式轉型就是在短時間內用迅猛的轉型措施把所有問題一次性解決掉,在保守派還沒有來得及組織有計劃的反撲時,就盡快消除陣痛,讓企業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表面上看來革命式轉型風險較大,但認真想一想,風險實際上很小。大凡失敗的轉型者都是因為沒有實行真正意義上的革命轉型法,甚至轉型根本沒有造成陣痛就已經失敗。
策略二:“雙軌制” 轉型升級
對于并未出現明顯危機、呈半良性狀態運作的企業,宜采用“雙軌制”消陣痛法。“雙軌制”轉型法的具體措施是:在轉型之初推行一種既不完全廢除舊有模式,同時又建立新模式、讓新模式模擬運作、逐漸替代舊模式的一種漸進式轉型方法。
具體做法是:
一:在經營管理體制和運作規則轉型方面。舊體制和舊規則暫不廢除,但必須同時把新體制和新規則制定出來,并正式頒布下去。同時,組織所有相關人員學習新體制和規則,了解新體制和新規則的詳細內容,并在舊體制中確定新體制每個崗位具體人員的角色分配及具體職責劃分。
舊體制和規則一邊繼續按原有模式運作,新體制及規則一邊模擬演練。在此期間,必須進行新體制的一切準備工作。新體制及規則應盡量吸取舊體制規則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內容,切忌不分青紅皂白地一律廢除。一個新體制想要正常運作,至少必須保留舊體制規則20%以上積極的內容,否則就會出現斷層。
二:在人事轉型方面。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家族企業管理專家曾水良認為,人事轉型方面不可如“革命式”轉型那樣在短期間內撤換大量中高層干部,為了保持大局穩定,減少人事震蕩,在人事變動的具體操作時必須本著“保持連續性”的基本原則。
“雙軌制”消陣痛法的基本特征是:在引進新體制、新規則、新人員的同時,原有的一套暫不廢除,在原有的一套模式基礎上準備新模式運作,用充分的時間把可能出現的一切不適應新模式的因素在一開始就全部消除掉。同時,新模式必須繼承原有模式20%以上合理成分。一旦正式進行模式切換,就把轉型陣痛降低到最低限度。
策略三、“驅離復辟” 轉型升級
“陣痛期”內,很多轉型者信心受到打擊,開始懷疑自己的政策,有的人甚至不等老板的命令,自己就開始全盤廢除自己的各種政策。由于轉型政策被廢,原有的一套不久被恢復起來,企業效益更加降低。陣痛加上復辟,無意于給企業背后捅上一刀,置轉型于死地,最終導致轉型者本人被罷黜。
事實上,單純的陣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復辟,是轉型政策被廢除。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營企業管理專家曾水良認為,很多轉型者最終被廢,并不在于陣痛本身,而在于受到巨大壓力后自己否定自己的各種政策,默許別人否定自己的政策。而一旦政策被否定,轉型者存在的價值即告終止。企業主對轉型者尚未完全消失那一點信心立刻宣告結束,轉型者被正式淘汰出局,這就是中國民企不斷上演的轉型悲劇。
陣痛期內,轉型者最重要的是做3件事情:第一,堅持一切既定政策毫不動搖;第二,向公司所有中高層干部宣傳“轉型陣痛”觀念;第三,對轉型中確實出現的一些失誤進行調整,以減輕陣痛。
但是,轉型的主旋律不能改變,轉型的主要政策不能廢除。轉型者必須明白,自己的主要政策無論遭到多大攻擊,它必定帶來過巨大效益,反對者們雖然列舉出這些政策的若干罪狀進行攻擊,但他們內心深處還是對這些政策存有一定敬畏感,并不敢貿然全部廢除。一旦你自己把它們廢除,那么他們心中對“新政”僅存的一點敬畏就全部消失,而你作為這些政策創造者的價值將不復存在。于是,自己就會被驅離。
面對陣痛,轉型者最重要的是臨危不懼,要有一種堅定信心和大丈夫氣概,要堅持轉型政策毫不動搖,要像曹操那樣面對自己部下兵敗如山倒時仍處變不驚、鎮定如初。
勝利往往取決于堅持到最后一分鐘。轉型者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可采用“革命式”轉型,讓陣痛早日到來,并讓陣痛早日結束;也可采用“雙軌制”轉型,以保持穩定、減少陣痛。但千萬不要采用既非革命式,又非雙軌制的“盲目式”。“盲目式” 轉型絕無成功之可能。
策略四、“一鼓作氣” 轉型升級
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家族企業管理專家曾水良認為,面對轉型陣痛,轉型者要有一種曹操那樣的大丈夫氣概,面對兵敗如山倒的局面,仍然處驚不驚、鎮定如初,堅持轉型毫不動搖。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專家曾水良認為,事實上,轉型陣痛是對轉型者的一種最有效的考驗。凡準備充分、策劃周密、認真投入的轉型,轉型陣痛就容易過去,反之則是“長夜漫漫”,轉型失敗夭折。轉型之初,轉型者就要采取積極措施,努力設法使轉型陣痛盡早結束。
李光耀說,“當我決心做一件事,態度一定非常堅決。首先我要確定這件事是否值得做,如果它不值得做,那我就不會浪費時間和精力。但我一旦認為某件事情值得做,我就會全心全意投入,我會不計一切一鼓作氣地使它成功。”
清華長三角研究院民企研究中心民營企業管理專家曾水良認為,轉型不怕激進的“革命式”,也不怕漸進的“雙軌制”。最怕的就是既非革命式,又非雙軌制的“盲目式”。所謂“盲目式”轉型法,是指轉型時既不采用“雙軌制”那種對舊模式一定程度的保留做法,同時又不像“革命式”那樣在短期間內進行一場天翻地覆的變化,而是盲目的、毫無策劃的、無頭蒼蠅式的轉型。最后,由于轉型措施不成熟、缺乏力度、缺乏策略而告失敗。
轉型成功就出現在“陣痛”之后。經受住了這種考驗,轉型就大獲成功;如果在考驗中退卻,衛浴企業的轉型就會最終全盤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