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一,守一講師,守一聯系方式,守一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黃帝內經》養生 實踐專家
    54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守一:經絡是人體健康的生命線
    2016-01-20 52836
    經絡是人體健康的生命線 《內經》:“真氣者,經氣也。”人體真氣就是在經絡中運行。那么人體“經絡”到底是怎么回事,對人體有什么作用呢? 經絡學說是祖國醫學基礎理論的核心之一,是研究人體生理活動、病理變化及其互相關系的學說。源于遠古,服務當今。在兩千多年的醫學長河中,一直為保障中華民族的健康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黃帝內經》靈樞•經別篇載:“夫十二經脈者,人之可以生,病之可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并有經脈“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的特點,故針灸“欲以微針通其經脈,調其血氣,營其逆順出入之會,令可傳于后世”。由此可見,經絡對中醫治病養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它人體健康的重要性非同尋常。 那么經絡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經絡的定義是怎樣?經絡的實質是什么?它的作用是什么?在臨床上有哪些應用? 經絡的定義 中醫指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也就是人體內氣血運行通路的主干和分支,包括經脈和絡脈兩部分。經是有經過及路徑的含義,是縱行的干線,稱為經脈;絡是聯絡的意思,是經的分枝,由經脈分出網絡全身各個部位的分支稱為絡脈。 人體經絡主要包括:十二經脈、奇經八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構成一個經絡系統。其中屬于經脈方面的,以十二經脈為主,屬于絡脈方面的,以十五絡脈為主。它們縱橫交貫,遍布全身,將人體內外、臟腑、肢節聯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 經絡的作用 《黃帝內經·靈樞·經脈》指出:"經脈者,所以決生死,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概括說明了經絡系統在生理、病理和防治疾病方面的重要性。 所以能決定人的生和死,是因其具有聯系人體內外,起著運行氣血的基本作用; 所以能處理百病,是因其具有抗御病邪、反映癥候的作用; 所以能調整虛實,是因其具有傳導感應,起補虛瀉實的作用。 經絡的作用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 聯系內外,網絡全身  人體的五臟六腑、五官九竅、四肢百節、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組織,雖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聯系,使全身內外、上下、前后、左右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種相互聯系、有機配合主要依靠經絡系統的聯絡和溝通作用來實現。 正如《黃帝內經·靈樞·海論》所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府藏,外絡于支節”。臟腑居于內,支節居于外,其間是通過經絡系統相聯系。 經絡系統以頭身的四海為總綱,以十二經脈為主體,分散為三百六十五絡遍布于全身,縱橫交錯、出表入里、通達上下,將人體各部位緊密地聯系起來,使有機體各部分之間保持著完整和統一。 其具體聯系通路有以下特點: 十二經脈和十二經別,著重在體表與臟腑以及臟腑之間的聯系;十二經脈和十五絡脈,著重在體表與體表,以及體表與臟腑之間的聯系;十二經脈通過奇經八脈,加強經與經之間的聯系;十二經脈的標本、氣街和四海,則加強人體前后腹背和頭身上下的分段聯系。 2.運行氣血,協調陰陽  經絡系統在正常情況下起著運行氣血、協調全身陰陽的作用。《黃帝內經·靈樞·本藏》說:“行血氣而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經氣推動氣血在經脈中的運行,約束氣血的運行軌道,調節氣血的容量,對全身臟腑氣血陰陽的協調平衡起著總領的作用。沒有經絡系統對全身的維系、協調和平衡,就不可能有機體正常的生命運動。 (1)運行血氣 經脈運行血氣首先依靠宗氣,其次為出自“臍下、腎間”的原氣。由于宗氣和原氣的參與和推動,“內溉臟腑,外濡腠理”(見《黃帝內經·靈樞·脈度》),從而使體內的臟腑和體表的五官七竅,皮肉筋骨,均能息息相通,協調一致。 此外,營氣運行于經脈之中,濡養全身,并變化為血液;衛氣則散布到經脈之外,保衛全身,抵抗病邪的侵犯,并有調節體溫、管理汗液分泌、充實皮膚和溫煦肌肉等功能。 (2)營陰陽 營陰陽除指經絡氣血營運全身,濡養所有器官組織外,還有“協調陰陽”的意義。如人體內外、上下、左右、前后、臟腑、表里之間,不僅由于經脈的聯系使生命有機體的各個部分相互聯系,而且由于陰陽的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使氣血盛衰、機能動靜保持正常節律,從而使機體成為統一的、協調而穩定,并與外部環境息息相關的有機整體。這是經絡在正常生理上的主要功能。 3.抗御病邪,反應癥候  經絡的功能活動表現稱為“經氣”。經氣不僅表現為“行氣血、營陰陽”,還表現為經絡的“反應性”和“傳導性”。在疾病狀態下,經絡的反應性和傳導性表現為抵御外邪、傳入疾病和反映疾病。 經絡內聯臟腑,外絡肢節,網絡周身,當人體正氣充足時,經脈之氣就能首當其充,奮起抵御外邪的入侵;體表的穴位(包括反應點)是孫絡分布的所在,也是衛氣停留和邪氣侵犯的部位。當病邪侵犯人體時,孫絡和衛氣可以發揮重要的抗御作用。正邪交爭,在體表部位可出現異常現象。 當人體正氣不足,抵抗力下降時,經絡便會成為疾病的傳入通路。邪氣(致病因素)侵入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由表向里,由淺入深,傳入內臟,并且還會通過經絡系統影響到人體的其他部分。 如果疾病發展,則可由表及里,從孫絡、絡脈、經脈……逐步深入,并出現相應的癥候。經絡反映癥候,可分局部的、一經的、數經的和整體的。 一般來說,經絡氣血阻滯而不通暢,就會造成有關部位的疼痛或腫脹;氣血郁積而化熱,則出現紅、腫、熱、痛,這些都屬經絡的實證。 如果氣血運行不足,就會出現病變部位麻木不仁、肌膚萎軟及功能減退等,這些都屬經絡的虛證。 如果經絡的陽氣(包括衛氣、原氣)不足,就會出現局部發涼或全身怕冷等癥狀,此即“陽虛則寒”;經絡的陰氣(包括營氣、血液)不足而陽氣亢盛,則會出現五心煩熱(陰虛內熱)或全身發熱等癥狀,這就是“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 4.傳導感應,調整虛實  經絡系統在防治疾病時,起著傳導感應、調整虛實的作用。針灸、按摩、氣功等治療方法就是通過體表的腧穴接受刺激,傳導感應,激發經絡運行氣血、調整陰陽虛實的功能。 運用針灸等治法要講究“調氣”,針刺中的“得氣”現象和“行氣”現象即是經絡傳導感應的表現。 經絡調整虛實的功能以它正常情況下協調陰陽的功能為基礎,針灸等治法就是通過適當的穴位和運用適量的刺激方法激發經絡本身的功能,能使“瀉其有余,補其不足,陰陽平復”。 總之,經絡作為人體組織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人體在生理、病理、診斷、治療、預防各方面都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經絡的臨床運用 經絡理論來自于臨床實踐又指導應用于臨床,二者相互結合、相互相成。經絡理論在臨床上的運用,可分別為診斷和治療兩類。診斷方面是根據經絡來切脈、診察體表和辨別癥候,稱為經絡診法和分經辨證;治療方面是根據經絡來選取腧穴,運用不同治半及藥物,稱為循經取穴和分經用藥。 1.經絡診法 《靈樞·經水》說:“審、切、循、捫、按,視其寒溫盛衰而調之”,這些都是就經絡部位進行診察的方法,如審查、指切、推循、捫摸、按壓,以及觀察該部寒溫和氣血盛衰現象。《素問·三部九候論》說的“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也是同一意思。“切循而得之”,本身就是檢查經絡的基本方法。經絡外診多用直接的檢查,近代又采用一些客觀的檢測方法,如從皮膚電現象等作觀察等,使檢查探測方法趨于多樣化。 分經切脈,原屬經絡診法的主要內容。《靈樞》以寸口脈診候陰經病證的虛實,人迎脈診候陽經病證的虛實。又以陽明脈所最盛,其下部可診候沖陽(趺陽)脈,腎所盛衰則可診候太溪脈。 分部診絡,則是指分皮部診察血絡的色澤,以辨痛、痹、寒、熱等,這在皮部中已有說明。近人又有從皮疹辨證,也屬于診絡法。 壓痛的檢查,對臨床取穴尤為重要。“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懈)”(見《靈樞·背腧》),這既是取穴法,也是經絡診法之一。 2.分經辨證 全身外至皮肉筋骨,內至五臟六腑,都以經絡為綱,按經絡來分析病證即稱分經辨證。《素問·皮部論》說:“皮有分部,脈有經紀,筋有結絡,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異”,指出皮膚的分部,筋肉的有起有結,骨骼連屬和長短,都是以經脈為綱紀,從而分析其所發生的不同病證。十二經脈各有“是動則病……”和“是主某所生病”的記載,意指此經脈變動就出現有關的病證,此經脈腧穴能主治其所發生的病證,這就是經脈的主病。各經脈既有其循行所過部位的所稱外經病(證),又有其有關的臟腑病(證)。此外,絡脈、經筋也各有主病;皮部之病實即經絡之病的綜合反映,總分為六經病。奇經八脈與各經相交會,其所主病證又有其特殊性質。分經辨證,主要也就是分十二經(合為六經)和奇經八脈,一般以十二經為正經,主疾病之常;奇經為十二經的錯綜組合,主疾病之變。 3.循經取穴 經絡各有所屬腧穴,腧穴于分經之外還有不同的類別,腧穴以經絡為綱,經絡以腧穴為目,經絡的分布既有縱向的分線(分行)關系,還有橫向的分部(分段)關系,這種縱橫關系結合有關腧穴其意義更為明顯。循經取穴的意義應當從這種關系去全面理解,因而按經絡遠道取穴是循經,按經絡鄰近取穴也是循經。《內經》所說的“治主病者”就是指能主治該病癥的經穴。經脈的“是主某所生病”,說的就是這一經所屬穴的主治癥,這主要以四肢部經穴為依據。作為特定類別的四肢經穴就有井、滎、輸、原、經、合、絡、郄等。在頭面、軀干部,則有處于分段關系的臟腑俞募穴及眾多的交會穴。對臟腑五官說來,取用頭面軀干部的經穴是近取法,取用四肢部的經穴是遠取法。循經遠取和遠近配合,在臨床治療中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其具體內容當在配穴法中詳述。本課程主要在于闡明經絡腧穴在分經和分部中的基本特點,以便深入掌握其主治要領。關于經絡在針刺法中的運用則另詳專篇。 4. 藥物歸經 藥物按其主治性能歸入某經和某幾經,簡稱藥物歸經,此說是在分經辨證的基礎上發展起來。因病癥可以分經,主治某些病癥的藥物也就成為某經和某幾經之藥。宋、金以來,如醫家張元素(潔古)等發揚此說,為掌握藥物主治性能提供方便。清代徐靈胎《醫學源流論》說:“如柴胡治寒熱往來,能愈少陽之病;桂枝治畏寒發熱,能愈太陽之病;葛根治肢體大熱,能愈陽明之病。蓋其止寒熱、已畏寒、除大熱,此乃柴胡、桂枝、葛根專長之事。因其能治何經之病,后人即指為何經之藥”。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xxxx国产喷水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 |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宅男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免费一区二区无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视频亚洲一区|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色婷婷av一区二区三区仙踪林| 红桃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无码AV|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影院| 爆乳无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eeuss鲁片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亚洲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AV永久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91视频国产一区| 一区一区三区产品乱码| 亚洲精品伦理熟女国产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久综合一区中文字幕|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午夜影院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无码一区二区痴汉|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式直播 | 在线精品自拍亚洲第一区| 中文字幕AV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精品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本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av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在线视频| 精品免费国产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