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吳曉波講師,吳曉波聯系方式,吳曉波培訓師-【中華講師網】
    吳曉波 2022年度中國100強講師
    著名財經作家
    48
    鮮花排名
    0
    鮮花數量
    掃一掃加我微信
    吳曉波:凌志軍出文集
    2016-01-20 45889
    做個正直誠實的記者,很難很難――值《凌志軍文集》之際說說凌志軍 給凌志軍的北京家里打電話,凌夫人趙曉東說,“凌志軍的聲音會很弱,他不是故意的,請你見諒,因為他的聲音響不起來。”電話這端,我的眼淚差點掉下來。 一凌志軍成名是十年前的《交鋒》。1998年初的中國,正處在風雨飄搖的重大時刻。在上一年,美國金融家索羅斯發動對泰銖的襲擊,東南亞各國連續著火,誘發亞洲金融風暴,中國經濟面臨嚴峻考驗。年初,朱容基升任總理,他提出力保人民幣不貶值,并用三年時間讓國有企業擺脫困境。從此開始的國有企業改革,涉及20萬家企業的產權私人化,一時姓“公”姓“私”的爭論卷土重來,朱容基面臨空前壓力。他在年初的兩會上慷慨坦言,“不管前面是地雷陣還是萬丈深淵,我都將一往無前,義無反顧,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盡管明眼人都知道,這場產權改革勢在必行,但是在意識形態領域,仍然需要正本清源。便是在這樣的敏感時刻,《人民日報》的兩位評論員馬立誠、凌志軍出版了《交鋒》。他們將發生在1997年的大爭論看成是繼1978年、1992年之后的“第三次思想解放”,并斷定“三次解放貫穿一條反左主線”。《交鋒》一出,洛陽紙貴,成為當年度最暢銷的時政圖書,正版及盜版書鋪遍市井街巷。它為主政者提供了改革的歷史邏輯和理論依據,使得爭論很快被壓抑下去。在我的記憶中,建國之后,中國記者在重大歷史時刻對國家命運的整體思考,以此為影響最大。這本書讓45歲的凌志軍走上了時政作家的道路。其后出版的《呼喊》、《變化》、《沉浮》等書,無一不是暢銷一時。 二凌志軍的眾多著作均為嘔血之作,幾乎部部可圈可點。他本人對《變化》一書最為得意。此書是1990年到2002年的“中國實錄”,時間跨度從鄧小平南巡前的中國到加入WTO之后的中國,儼然是一個輪回中的大跌蕩,他的此次寫作已經具備了大歷史觀的格局。他說,“單說技巧,我想最為灑脫開放,也能代表我的寫作追求的,應當是《變化》······我對塞滿主流報刊上的,人云亦云、套話連篇、完全沒有獨立精神的文章,不能接受,想要另辟新途,所以這些文字的品格與流行的時政文章截然不同。”在我個人,最喜歡的是《歷史不再徘徊》和《沉浮》。《歷史不再徘徊》是一本關于人民公社的專著,出版于1996年。人民公社是一個世界性的研究課題,在當今史家中,西方學者以哈佛大學的麥克法夸爾研究最深,國內則以凌志軍和羅平漢(他寫了《農村人民公社史》)的創作最為細致和深刻。凌志軍將人民公社的試驗視為近代中國知識分子“大同理想”的一次“總失敗的記錄”,其筆意凌厲,動人心魄。在書中,他用大量的事實,對大寨經驗和陳永貴進行了徹底的拋棄,在當時的時政環境中已是十分勇敢。凌志軍自述為此書耗時七年,“終于完成那個下午,我離開都市的喧囂,來到城郊一處荒野的山坡,盤腿坐在一棵老松樹下,品味著擺脫壓抑的喜悅,心里有某種激情沸騰起來。那一天天空特別清澈,陽光漸漸柔和,從背后照過來,經過我面前的草地伸向遠方。我能夠看到天地之間的那條線,一條金色的地平線,發出迷人的色彩。我感覺到未來之路清晰可見,伸出手去可以觸摸。”每一個以寫作為生的人,讀到這里都會心有戚戚。他的《沉浮》一書,是1989年到1997年的“中國經濟改革備忘錄”,在圖書界的名聲不如其他作品,但是在我看來,它的史料價值以及對凌志軍的思想研究卻是十分的珍貴。甚至,這是職業記者的一部教科書。《沉浮》在體例上采用的是十分怪異的筆記體。凌志軍從1989年1月起,每個月都對當月的時政事件進行記錄和評論,其字數從2000字到5000字不等,這些文字在寫的時候并沒有想到要出版,只是作為私下的手記。他說,“在旁人看來,,一個記者,沒完沒了地寫些不為發表的東西,是一件奇怪的事。其實,也不怪。中國人心里所說和嘴上所說的,有著很大的距離;私下所說和公開所說,又有著很大的距離;公開所說和報紙上可以發表的文字,還有很大的距離。記者提筆為文,總須把這三個距離加在一起,結果就免不了被人指為不能如實做人作文。這是我們國家不少記者憋在心里的一個苦衷。”于是,凌志軍用每月寫作“私人備忘”的方式,來捍衛職業記者的操守和尊嚴。我在寫作《激蕩三十年》時,曾經把《沉浮》翻爛,這是我引用最多的圖書之一。我常常驚訝于凌志軍在急就章式的寫作中,所展現出來的、通透的歷史觀和時政判斷力。他在1989年初就表現出了強烈的不祥之感,在1992年1月的《元旦獻詞》中嗅出了微妙的政治變動,在1997年9月的“十五大”召開期間,就對第三次思想解放有了明確的判斷,這些文字在日后讀來有強大的力量,讓人感覺到這是一個有歷史坐標感和獨立價值觀的作者。 三在完成了數部暢銷一時的時政著作后,凌志軍轉入商業寫作領域,相繼出版了《追隨智慧》、《成長》、《聯想風云》和《中國的新革命》,其中后面兩部不出意外地成了當今財經寫作的標桿。《聯想風云》是一部得到聯想公司授權的正史類作品,凌志軍因此得閱眾多聯想檔案,而付出的代價則是,他必須與被采訪者達成某種妥協式的默契。這種“兩難”是所有公司史創作的一個無法繞開的“陷阱”。凌志軍穿越其間,提供了可貴的經驗,他實現了忠實記錄歷史的目的,同時也沒有讓被采訪者陷入尷尬。柳傳志在寫給他的信中說,“從當初邀請你來公司看一看,到現在這部作品的出臺,你負責的工作態度和認真的工作精神,給我以及其他聯想的同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同當初承諾的,你在書中對一些人和事所做出的結論,我們不會也不應該給予更多評價。”我常常將這段文字發給有志于企業史創作的作者們,并視之為寫作者與企業家在創作立場上的一個“標準答案”。 在我看來,《聯想風云》是迄今國內寫作最成熟的公司史,堪稱經典,其考據之詳盡,論述之細微,格局之龐大,沒有別的作品比得上。很多公司史的書籍過了兩三年就不能再讀,而《聯想風云》卻是所有研究聯想者無法繞過去的作品。《中國的新革命》是凌志軍以中關村為關注點,描述中國經濟社會變革的一部作品。為此,他花費了三年的時間,采訪了三百多個人物,曾五易其稿,在最終出版的時候,將最初的120萬字,壓縮到成書的45萬字。在初讀此書的時候,我曾經很激動地在博客中這樣寫道:“在中國做記者或財經寫作者,要找研究型的榜樣,首選是凌志軍。這是一個肯下死力的人--我從來對這樣的人充滿敬意,資料工作做的很細,而且邊記邊思,有自成體系的思維邏輯。他的《沉浮》和《變化》是兩本很奇特的書,對上世紀90年代的細微觀察和評論,我沒有看到比他更好的人了······他新出的《中國的新革命》寫的是中關村,關于這個主題之前有數人寫過,凌志軍此次出手,顯然遙遙凌駕眾人之上。他研究了眾多的材料,訪問了大量的當事人,對中關村的26年歷史做了目擊式的紀錄。這真是一部讓人致敬的作品。”也是在這部書出版的時候,傳出凌志軍身體不佳的消息,就在書稿殺青后不久的兩個月前,他檢查出患上了腦瘤。 四凌志軍的文字可謂“信史”。我在新華社曾經服務多年,深知在《人民日報》以及新華社這些機構工作,或受種種官方思維羈絆,但是在職業訓練上卻是十分嚴格,在寫作上,講究字字都有出處,基本喪失了“虛構的功能”。當代很多重要的時政作家、思想家,如李慎之、吳象、李普、胡績偉、蕭乾、楊繼繩等多出自這兩個機構。他們被稱為“兩頭清”――年輕時清醒地參加革命,離休后清醒地支持變革。與上述諸公相比,凌志軍已屬晚輩,不過,因為閱歷的不同,他在品格上具有更強的獨立性。凌志軍出生在一個家境不錯的家庭,父親十八歲投奔,解放后常年在報社工作,他回憶說,父親性格開朗,每天總是笑聲朗朗,但是后來笑聲卻漸漸少了,終日沉默寡言,總把雙眉緊鎖,身體越發消瘦,人家都說“人到中年瘦是福”,但我知道他的變化與“福”無關。凌志軍本人自幼“崇尚技術,輕視文史”,文革開始后,被迫中斷學業,少年離家,先在農村做一電工,后來參軍,白天練習射擊刺殺投擲手榴彈,腰酸背痛胳膊紅腫,晚上卻又不敢早睡,蒙在被子里打開手電筒學習數理化和英文。1978年夏天,凌志軍被調回北京,到新華社當記者,那天清晨他沖進家里,告訴父親“子承父業”的消息,以為他會高興,不料他了無笑容,仍然沉默。7年后,父親罹患癌癥,彌留之際用枯槁如柴的右手拉住他的衣角,說,“做正直誠實的記者,很難······很難。你能······能嗎?”透過這些細節,我們能夠更深切地觸摸到凌志軍的精神世界,了解到為什么會有今天這個凌志軍,他已不為任何利益集團的誘惑所動,言已所能言,寫己所愿寫。凌志軍式作家的出現,為中國當代史研究提供了一種可能性。近當代中國史的研究迄今還是一個帶有很強空白特征的學術領域。即便是費正清耗費二十年編著而成的《劍橋中國史》仍是由多人創作、以主題為板塊的整合之作。美國學者史景遷的中國研究非常出名,他的《追尋現代中國》、《天安門》等書各有千秋,法國學者瑪麗·白吉爾對近當代上海及民國政治的研究也讓人嘆服,不過,他們還沒有發愿去完成一部嚴謹的通史類作品。其他如徐中約、黃仁宇等華裔學者的著作,論及當代中國,仍有語焉不詳、隔靴搔癢的地方。在國內,如當年梁啟超、胡適及錢穆那種視野開闊、筆力雄健、善言敢斷的史家已久不得見。凌志軍的寫作繼承了獨立、自由的精神,并且在多年的積累中,形成了眾多知識模塊,他在時政史、商業史和思想史上的努力已燦然結果,若身體康健,假以時日,其前途遠大讓人憧憬。我最近一次給凌志軍打電話,是想請他寫一本書。2009年是建國60年的“大慶之年”,圖書界實在需要一部具有時空縱深感和強大文本力量的作品,我舉目國內,總覺得凌志軍是最適合的人選。凌志軍說,早在六年前,他就已經在構思類似一本書了,可惜現在因身體的原因,已難按時完成。趙曉東告訴我,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凌志軍的腦瘤奇跡般地消失了,不過他身體還是很虛弱,需要長時間的休養。這是我近段時間聽到的最好的消息之一。
    全部評論 (0)

    Copyright©2008-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講師網 m.transparencyisgood.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秀講師-省時省力省錢
    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区二区免费国产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综合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 | 能在线观看的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 一本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站 |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迷 |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波多野结衣一区二区三区高清在线| 亚洲香蕉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农村人乱弄一区二区|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高清自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天堂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精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AV| 中文字幕aⅴ人妻一区二区| 99久久精品费精品国产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人妻少妇|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中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性| 色噜噜狠狠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精产品999一区二区三区有限 | 精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精品视频入口一区|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91香蕉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免费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风流老熟女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