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靈在草原安個家
━━ 呼倫貝爾之戀
穿過晚霞映紅的北國神空,跨躍過一道道秀麗的山川美河,飛機盤旋在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空。俯視著莫日格勒河九曲十八灣奇景,草原美城的它鄉異美在心中頻閃、飄蕩。一座獨具藝術魅力的草原生態城市展現在面前。我們終于融化在綠色草原迷人的仙境之中。
飛機一降落,我就迫不急待地發出了短信:“到家了!”這是事先與家人的約定:一到機場就立刻報個平安。家人的回復是“圓夢”。無論是父母大人還是兒女外孫,都企盼有一天能和我們一起圓一個夢——到草原上為心靈安個“家”。
沒想到短信剛一發出,立刻就收到了回復。看來兒女們都早已做好了準備,只等一鍵擊活。
這次到呼倫貝爾來不僅僅是講學,也是一次向大草原人學習的心靈之旅。
是啊,久在鋼筋混凝土框架中待慣了的人,如果能到大草原上放眼望一望,讓心飛翔,能和草原上的人聊一聊,讓心歡唱,那是多么愜意啊!
剛剛走出機場大廳,就見到兩位領導微笑著迎了上來。我真沒想到張主任親自駕車前來迎接,同來迎接的是一位頗具草原性格的的壯小伙兒━━曉東。“姚老師,我們是來接您的,歡迎您來大草原!”張主任爽朗而富于情感的話語,打破了初次相見的陌生。我們很快聊了起來。汽車上的音響播放起了草原上最動聽最豪放的歌曲,這一路美景一路歌,竟讓我們旅途的疲勞消失得無影無蹤。
飛機由于天氣原因晚點了。張主任和曉東一直在機場等候。直到把我們接到賓館,一顆懸著的心才算放下來。在兩位草原“家人”的熱情陪伴下,我們享受了草原最豐盛的美餐。
第二天清晨,天還不太亮,我就早早醒來,開啟筆記本電腦,打開文件,再次瀏覽和檢查一遍課件。這次是應草原人邀請,前來《和諧大講堂》交流學習的。我將以“家道文化與幸福人生”為題和呼倫貝爾市民及當地武警(森警)官兵討論家庭文化和人生成長問題。
早就聽說呼倫貝爾的《和諧大講堂》辦得好。早就知道呼倫貝爾人熱情好客。能有機會到呼倫貝爾來學習,來交流,既是機遇,又是緣分。這是一次心靈之旅,無論是張主任和曉東,還是隨后相識的圖雅部長、韓主任、梁主任、韋華部長,或是正在組織開展書香文化建設的張局長、魏局長,都以他(她)們獨具智慧魅力的文化形象感染著我們,激勵著我們,讓我們在草原喚醒了一種有理念的激情,震憾起一種有激情的生活,并享受到一種有生活的理念。我們正是在這樣的具有和諧文化魅力的草原人伴行中實現了一次心靈之旅和智慧成長,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心靈之車盛如轎,幸福之人緣相隨,
山水之景風雅伴,人生之家情誼深。
我們都是有緣人,在享受心靈之家的文化滋養中成為共同發展人生幸福的“家人”。
●人生要有高度。沒有高度,難有大視野。站得高,才會看得遠。這個高度就是哲學的高度。發展人生的高度就要做人生的思考和追問。問問自己:我是誰?為什么活?如何活?這是發展人生高度的起點。
幸福人生其實是一種學習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義化生命的人生狀態,需要和諧的家道文化支撐。于是有了《家道文化與幸福人生》的思考和討論。
●人生要有深度。沒有深度,難有大的正能量。井鉆得深,噴勁才足。這個深度就是心學的深度。如何把“欲望我”升華為“道德我”、“智慧我”、“意志我”,這是需要愛的智慧引領的。因為愛心是成人者之慧,愛好是成才者之神,愛學是成就者之師。
●人生要有寬度。沒有寬度,難有大格局。學得寬,生活才美。這個寬度就是美學的寬度。人生發展要“求美”。
人類追求美的過程,其實正是一個發展人生寬度的過程,也是通過提升人的情趣智慧、情感智慧、情操智慧而讓人活在最佳狀態,活出人的尊嚴,活出幸福人生的過程。
●人生要有廣度。沒有廣度,難有大智慧。學得廣,創意才多。這個廣度就是科學的廣度。人生發展要“求真”。這是一個通過博學而知己、知人、知境的過程。
生態和諧、關系和諧、身心和諧,離不開科學發展,提升人生廣度的過程就是促進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過程。
●人生要有長度。沒有長度,難有大價值。活得長,見識才廣。這個長度,就是文學的長度。人是有文化的生靈,是發展文明的使者,需要通過學習而讓人文精神為科學精神伴行。這就需要樂行、樂思、樂學。
樂行需要生態養生,樂思需要文化共生,樂學需要關愛人生。樂行、樂學、樂思能發展人生的長度。
●人生要有久度。沒有久度,難有大的意義。經得久,意義才大。這個久度就是史學的久度。以史為鑒、以時代環境為據,上對得起祖宗,下對得起子孫,自己所作所為要對得起子孫后代,要經得起歷史考驗。人生成功是一種學習化生存,智慧化生活,意義化生命的人生狀態和過程。引導人生實現超越功利化學業成功、職業成功的人生大成功,既是對歷史經驗的借鑒,也是對子孫后代幸福人生的負責。
大講堂倡導的和諧文化彰顯呼倫貝爾的草原特色,政府機關的書香文化(國稅)建設獨具藝術魅力。有幸與干部員工一起討論“家文化與人生成功”這個話題,讓我感受到書香文化的溫馨。領導和員工的共生發展,互動成長智慧感染著到場的每一個人。
在呼倫貝爾“家人”的陪伴下,我們有幸走進草原去感受。奔馳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頓時有一種心靈開放的快感。其實,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是無限的,一個是我們置身于其中的廣闊大自然,一個就是我們的心靈世界。一個人的視野有多寬,一個人的心靈世界就有多大。草原給我們一種大視野觀察的機會,我們也便獲得了一種大環境思維的意識。
是啊!我們一直都在尋覓,哪里是我們的精神家園,脫離開城市的喧囂和吵鬧,把我們融入綠色心情與快樂成長的大視野環境時,我們好象回歸了自然。人類的童年是在與大自然和諧相處中度過的黃金年華,用神話編織的夢在探索智慧中升華,我們好象回到了為興趣和夢想快樂表演的自然狀態。這里是善待生命的起點,這里是造就一生幸福的源泉。
清晨,晨光熹微,草地上彌漫著淡淡的薄霧,天漸漸地亮起來了,云層灑上了金輝,東方一片紅彤彤。
草原上的馬,徜徉在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自由自在地吃草,在山坡上一字兒排開,伴隨著太陽漸漸升起,馬兒撒歡地跑起來,嘶鳴著、追逐著,揚起一團團煙塵。
沿著寬闊的草原快速路前行,駐足在達賚湖邊向遠處眺望,鉆進樟子松林呼吸著濃郁林香的空氣,一座獨具藝術魅力的城鄉景觀映入眼簾。這是一座具有“家文化”溫馨的和諧城市,這是一片生態和諧的沃土。從一個個城市標志性建筑和草原蒙古包中,我們發現了其中所凝結體現的呼倫貝爾各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草原文化與城鄉建設藝術完美的結合。
一座城市的主題文化,是這個城市獨具藝術魅力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文化競爭力突出反映出一座城市的文化特質,并以縱橫交錯的系統框架形式貫穿于城市的經濟、文化、旅游、教育、新聞等事業的發展之中,成為城市的重要智慧資源,滋養著這片熱土上的人們。當這座城市卓爾不凡,魅力超群的文化形象矗立于世界之林時,其獨具環境藝術魅力的生態形象就成為一種強大的力量,推動著整個世界的生態和諧、關系和諧、身心和諧。呼倫貝爾厚重的草原文化氣象,展現出鮮明的時代風采。成為草原上升起的不落的太陽。
在呼倫貝爾《和諧大講堂》,我獲得了向呼倫貝爾人學習,和呼倫貝爾人一起成長的機會。在市中心的大禮堂,近千名市民、武警官兵、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和學生家長充滿了整個會場,個個面帶微笑,迎接著我這遠道而來的“家人”。我發現,在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的精心指導下,呼倫貝爾市民正在實現著和諧發展。人們堅信,城市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離不開人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升政府干部和市民的文化競爭力才是根本。交流過程中,現場互動的熱烈場面讓我感動。我發現,呼倫貝爾人在學習和創新上走在了前面。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成長、學會創新,已經成為政府干部和城市市民的新文化理念。讓心靈有個家,實現人生春夏秋冬四次成長,已經成為大家的共識。正是:有家的感覺真好!有夢的日子真甜!
呼倫貝爾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新天地,是一方風起云涌的大舞臺。透過花朵的簇擁和林草的掩映,呼倫貝爾一路煙雨一路豪情成長著、發展著。整個草原美城建設秉承舒展、生態、宜居、和諧的主旨,鮮明再現出地域特色、民族風貌,草原文化和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心靈的和諧。
草原并不遙遠,隨著城市開發建設節奏的加快和創業環境的改善,呼倫貝爾已形成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的廣闊平臺,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到這里駐足,在這里安家。讓心靈在草原上安個家成了大家的心愿。
草原風光獨具魅力,但最讓我心醉的是呼倫貝爾的環境和諧藝術魅力,讓生態和諧、關系和諧、身心和諧成為現實。茫茫草原,深深林海、藍天白云,在動人的陽光關照下構成一幅世界上最美麗的圖畫,那簡直是仙境,使人終生留戀忘返。
車徐徐開動,心戀戀不舍,草原風光依稀可見! 最大的快樂莫過于親身的體驗,騎上草原上的千里馬,馳騁于蘭天白云下,駕駛著有“家人”陪伴的汽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喚醒的是有理念的激情,震憾的是有激情的生活,享受的是有生活的理念。
飛機就要起飛了,我發出了短信,向呼倫貝爾人致謝。謝謝呼倫貝爾市委宣傳部和文明辦的精心安排和熱情指導,謝謝陸部長及全體工作人員的熱情關照和服務。我帶走了草原風光的美麗,帶走了呼倫貝爾人的甜美情意,帶走了各民族家人的誠心祝福,帶走了呼倫貝爾的新思路和新觀念
飛機起飛了,家人與我同機相乘,我們共同俯視著山巒起伏的大地,用共同感受和理解快樂交談,談成長、談發展、談明天。我們要讓心靈在草原安個家。
我熱愛草原,熱愛藍天,熱愛幸福的生活。望著茫茫草原,原野延伸處,天地合一地,是我們終生追求的永遠,永遠追求的天地人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