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在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內實施計劃管理,定義并跟蹤各項項目活動在什么時間、由何人執行。為方便管理,根據研發項目生命周期內主要活動的關系,以產品型項目為例,歸納了圖1所示三種項目生命周期模型,作為項目計劃制訂和跟蹤的參考。所有的研發項目,均應該根據項目的實際情況,選擇圖中某一種項目生命周期模型。
瀑布模型是一個五階段的線性模型(參見圖2),由需求開發階段、設計階段、實現階段、測試階段和發布階段組成,各階段的主要工作是:
training.mypm.net
·需求開發階段:在產品生命周期的計劃階段已經明確了項目的劃分并將產品需求分配到各項目上,在項目的需求開發階段,項目組則對產品分配給項目的需求進行細化,必要時進一步分配到各子部件,形成子部件的需求。由于產品分配到項目的需求比較粗略且往往不夠全面,因此往往還需要進行項目范圍內的需求收集和補充開發工作。
training.mypm.net
·設計階段:根據分配到各部件、子部件的需求制訂實現方案。
www.mypm.net
·實現階段:根據設計階段制訂的實現方案實現部件、子部件,并進行單元或單板測試,完成項目內的集成測試。
項目管理者聯盟文章
·測試階段:對于產品型項目,這個階段對應產品生命周期中的“驗證”階段,主要完成系統測試、試生產、試驗局測試、入網測試;對于組件和平臺型的項目,項目在這個階段參與產品集成,即將項目產出的部件與其它項目產出的部件集成在一起并完成集成測試,后繼的系統測試、試生產等工作,由相關的產品型項目進行管理。轉自項目管理者聯盟
bbs.mypm.net
·發布階段:對于產品型項目,本階段完成產品批量生產、產品推廣、生產和售后支援體系啟動。對于組件型和平臺型項目,此階段被裁剪掉。
增量和迭代模型都是多次交付模型,在一個項目生命周期中,可能對內或者對外發布多個版本的產品或者組件。增量模型適用于項目需求較為明確,市場需求緊迫,需要快速向客戶提供部分功能的項目。在增量模型中,需要對需求進行分類,明確各版本實現的需求,然后先后完成各版本的設計開發。迭代模型適用于需求還不是很明確,市場需求又較為緊迫的情況,通過多次迭代來不斷完善需求與項目產出,每次迭代對已明確的一部分需求進行設計開發。
增量和迭代模型中,不能像瀑布模型那樣簡單地劃分階段,而要同時關注各次迭代(版本)和每次迭代中的主要階段。
為更好地控制工作產品的質量,項目在劃分階段的同時還應設立里程碑,以控制中間工作產品的質量及總體進展。里程碑的作用主要是判斷項目是否沿著正確的路線前進、是否完成了各階段的預定工作。在產品研發項目中,至少必須設立以下里程碑:
·需求里程碑:指需求開發完成并達到了既定的質量目標。通常以需求評審通過為標志。
·設計里程碑:指所有的子系統設計完成并達到了既定的質量目標。通常以所有子系統設計均評審通過為標志。
www.mypm.net
·實現里程碑:指項目的產出已集成結束。
·測試里程碑:指項目測試結束,項目產出滿足了既定的功能、性能等要求,并達到了既定的產品質量目標。
項目經理圈子
項目在選擇增量模型時,應對首次迭代設立需求、設計、實現、測試等里程碑,對后繼各次迭代設立設計、實現、測試等里程碑;在選用迭代模型時,需要注意對于每一次迭代,都設立需求、設計、實現、測試等里程碑。
項目管理論壇
在里程碑處,應進行里程碑評審,對前一階段工作進行總結和評價,對項目計劃進行必要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