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不斷接受各種培訓,張榮對管理有了新的認識,他開始嘗試著將學到的管理知識運用企業當中去,對企業進行改革,可是正如許多中小民營企業一樣,張榮的改革思想卻并沒有得到管理層的響應,對于一個處于家族式管理的企業,內部的阻力可想而知,一邊是沒有讀過多少書、在企業身居要職多年的自己的長輩以及他們所提拔的一大批手藝出身、同樣沒有多少文化的中層管理干部;一邊是剛剛接受新的管理思想啟蒙教育、缺乏真正管理實踐經驗的企業家。新舊思想的沖突,弱勢領導與強大山頭勢力的對壘,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企業停產、甚至癱瘓,由此代之而來的是蜂擁而至的客戶投訴、索賠,人員的流失、供應商追債,企業的命運可想而知。經反復思考之后,張榮想到了通過第三方力量的借入,06 年張榮找到了某咨詢公司,通過一番洽談達成初步意向,準備在企業內導入咨詢培訓,希望通過咨詢培訓來改變企業員工的思想認識,促成企業變革,在企業導入引進現代化管理。回到企業后,張榮立即召集管理層,把這一想法告訴大家,參會的管理干部隨之議論開了,大家紛紛表示反對:“張董啊,請咨詢公司沒用,鎮上有家企業前段時間請了咨詢公司過來搞了一陣,企業也沒看到有什么改變?別浪費錢啦!還有前面一家公司去年也請了咨詢公司,最后也搞不下去了”、“對啊!不如把請咨詢公司的錢分給我們大家,大家保準幫你把工廠搞好,把產量和質量都提上去”、“是啊!大伙每天干得多辛辛苦苦,給大伙多加點工資,企業效益肯定能上去”……,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張榮的心也動搖了:花那么錢請咨詢公司萬一搞不好,怎么辦?錢是小事,到時面子往哪擱呀?還不如給大伙加點工資,再做做思想工作,一點一點地進行改變。(待續)
(注:因本人是該公司的常年顧問,為該企業進行咨詢輔導已二年半時間,本文所載為真實事件,由于暫未征求該公司的意見,為避免產生不必的誤會,故該公司名稱及相關地址和姓名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