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家族式企業成功的范例也有不少,家族式企業能不能成功,取決于企業領導人,領導人能否有效引導和約束自己的親屬,領導人是否在親屬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是否過得了人情關、面子關,能否摒棄人情,做到用人唯賢,而不是用人唯親,為企業全員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這都是家族式企業成功的關鍵,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所以說家族式企業難搞,難就難在家族式企業高層本身是否具備這一思想認識,同時在工作中能否堅守這一原則,否則誰也無法幫到這個企業。只有當企業內部營造了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時,企業才會擁有更多的活力,人才才會涌現。
本次來到志和,最大的感受是全廠士氣高漲,員工干勁很大,據一位后勤人員說,這是建廠以來從未有過的,這充分反映了公司領導決策的正確性,這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有積極意義的,為便于各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項目組現將本期發現的問題及項目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1、制度的落實和執行方面。本期我們對后勤人員進行了一些訪談,據員工反映,相關制度的雖有執行,但不徹底,推行中阻力重重,主要是家族式管理弊端造成的,極少數皇親國戚制度意識薄弱,上面不重視,下面不敢管,不好管,即便處理了,也因為各種原因,處理不下去,而很多情況下容易處理的,且處理比較快的,往往是那些沒有關系背景的被處理者。
我們不敢斷言上述一定屬實,其實家族式企業成功的范例也有不少,家族式企業能不能成功,取決于企業領導人,領導人能否有效引導和約束自己的親屬,領導人是否在親屬中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是否過得了人情關、面子關,能否摒棄人情,做到用人唯賢,而不是用人唯親,為企業全員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這都是家族式企業成功的關鍵,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所以說家族式企業難搞,難就難在家族式企業高層本身是否具備這一思想認識,同時在工作中能否堅守這一原則,否則誰也無法幫到這個企業。只有當企業內部營造了一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時,企業才會擁有更多的活力,人才才會涌現。
為便于企業領導了解員工的心聲,我們形成了《行政后勤人員訪談記錄》。
2、績效考核方面。本期公司高層已經將績效考核推行下去了,雖然說下面還有不同的意見,但已經很小了,要想一點意見沒有是不可能的。目前全員工作熱情高漲,也很大部分源于績效考核的推行。盡管績效考核本身還存在覆蓋面不廣(班組長、員工等的考核方案還沒有相應的調整)、考核內容不全面(如生產成本、質量、交期等)、辦公室考核未真正進行等,但考核總算走出了第一步,后期只須逐步加以完善。
績效考核需調整的方面。項目組認為,車間主任績效考核的每噸提成額應做相應的調整。本著“獎要獎得心花怒放,罰要罰得膽戰心驚”的考核原則,在完成公司目標相應報酬總額不變的情況下,依據08年的產能情況,假如08年平均每月產量12000噸的話,而09年實際月產量達不到08年月產量的12000噸,每噸提成相應減少,如實際產量超過12000噸,則產量全部按現有考核提成額計算支付,考慮到淡旺季原因及每月訂單量不均衡原因,總目標分解到每季、每月的任務量也不同,可按照所分解至每季或每月的一定比例完成情況來執行此考核提成,確保總目標完成的情況下與總的報酬不變,為此還可在年底綜合測算,確保個人總體目標已完成,而應得的收入沒有少,此事項目組已向樊廠提出。
另外為配合考核的進行,項目組出臺了《部門考核細則》,實際就是日常獎罰細則,涉及行政、綜合管理、人力資源、技術管理、生產準備管理、營銷管理、環衛管理、治安與門禁管理。公司不必一次性全部執行起來,可先從生產管理開始,由生產部組織針對相關章節討論、學習并執行起來,其它章節分階段逐步啟用。
3、班組長培訓。班組長這一層是企業的根基,也是企業的執行層,企業所有的決策、制度的落實最終都通過他們。所以本期項目組于17日、18日對分批班組長進行了培訓,培訓程序主要是采取班組長述職、下工序提出要求、質檢部門提出要求、車間主任點評、班組長承諾以及老師引導和總結的方式,明確了班組長的工作范圍、每日工作流程,應承擔的責任。下面對效果總體反應較好;
相應要執行的事項,由原來車間主任負責開早會,過渡到由班組長負責組織開早會,車間主任進行跟進及補充,實行真正意義上的班前班后會議,從而鍛煉班組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強化其工作責任感。
同時要求生產部切實執行班組長一日工作檢查,每周進行一次評分,月底總結平均分,評分最差的給予罰款,評分最好的給予獎勵,由此來展開班組間的競賽,推動整個現場管理水平的提升,激發企業活力。
為配合班組建設我們形成了〈班組管理制度〉、〈班組一日工作流程標準化〉、〈班組崗位職責提案改善匯總〉、《班組工作檢查評分內容》、《5S檢查評分標準》等文件
4、夜班設立總督察。建議在實行12小時班制后,為避免夜班群龍無首、各車間各行其是,缺乏統一協調,建議設夜班總督察,負責夜班總的協調和監督
以上是項目組的一點看法,其實我們也知道許多話不該說,企業領導人聽了不舒服,可謂忠言逆耳,良藥苦口,但作為咨詢師從職業道德的角度,我們只對企業負責,不對個人負責,只要有利企業的,我們就應該指出來,不管上面愿不愿意聽,也許上述所言是不實的,或許是片面的,亦可作為一種參考,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也非常感激二位領導人有如此大的肚量每次聽我們說三道四。
項目組
2009/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