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問題80%在高層
事實上一種管理方法只能適應一種生產環境,而我們過去生產管理方法也只能適應過去那種手工作坊式的工作環境,而在新環境下如果仍然用過去那種生產管理模式,必然會導致效率不如過去,就像一雙腳只能穿一種規格的鞋一樣,如果鞋大了或小了,就必然走路不方便,
本次來到歷文公司,耳聞目睹公司的一些變化,同時也發現很多存在的問題,通過幾天來與張總的溝通探討,對公司后期工作思路初步達成共識,現將個人認為企業的變化及后期工作思路簡單的總結匯報如下:
由于2月份公司生產布局重新調整,在這種新的布局、新的思維環境下,企業的生產管理需要一種適應新生產環境下的新模式,因此在過去幾個月中我們大家實際上都在這種新模式的摸索中,因而表面上在某種程度上生產效率似乎有點倒退,事實上一種管理方法只能適應一種生產環境,而我們過去生產管理方法也只能適應過去那種手工作坊式的工作環境,而在新環境下如果仍然用過去那種生產管理模式,必然會導致效率不如過去,就像一雙腳只能穿一種規格的鞋一樣,如果鞋大了或小了,就必然走路不方便,這也是幾個月來我們大家探索尋找這種新的管理方式的原因;
任何大的改變,短期內都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短暫的效率上的略微下降,但其實總體上我們企業還是在進步,因為至少我們干部的觀念意識在不斷進步,我們的人員素質在一點點提高,我們的生產現場環境也比以往更加整齊有序,盡管離我們的期待還很遙遠,就像車間一些組長說的一樣,他們也經歷了一個由對新環境的不適應到逐步開始適應的過程;
總結一下公司這段時間出現的問題,本人認為問題的根源,也就是最大的問題還在于我們高層:
1、我們天天喊抓質量,究竟怎么樣的質量才是符合我們需要的,我們卻沒給中層、基層一個清晰的質量標準。我們有質量標準一直是鎖在抽屜里,沒有去組織學習、去轟轟烈烈的宣傳,讓質量標準深入人心,讓人人都吃透質量標準,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每個員工都懂得標準,能自己判定行還是不行,自覺堵住上工序不合格的半成品流入,那么主任就要輕松很多,壓力少很多;
2、我們天天喊要下面做計劃,但是我們高層卻沒有一個清晰的計劃。上面計劃不清晰,下面自然更加模糊?所以上下都最終只能打亂仗,形成惡性循環;因此新一個月的計劃制定與評估必須考慮將以前未完成的訂單納入,對插單或進度跟不上時要重新評估做出調整;對生產進度進行跟進,要定期檢查計劃和實際完成情況是否有差距,當發現有差距時應及時追查原因,進行解決;
3、我們過于迷信質檢的作用。質量是制造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現代生產管理理念提倡:生產過程中抓好質量,一次性做好質量,質檢是一種浪費,質檢人員越少越好。過去重視質檢作用會導致生產管理人員產生依賴思想,反正有質檢在把關,他們對質量的關注度會減少。
4、培訓力度不夠。我們對員工的產品知識培訓、質量標準培訓、政策制度培訓、5S重要性方面培訓太少,而中層管理本身思想認識就不夠,員工培訓又少,從而加重中層管理的壓力。
5、績效考核由于數據獲取困難導致舉辦維艱。好在電腦雕刻方面已由張總打開局面,也就是說我們以后的績效考核思路應該是一小塊、一小塊開著手,不可大規模的推進,這樣給干部和員工的壓力會少一點,效果會明顯一點,而且解決重點首先找出最容易卡住的地方展開,因為如果不先從這些地方通過績效考核提高效果,從其它地方開始展開的話,會造成這邊效率高了,但后面卡住了,前面的生產仍無法進行,也就是進行績效考核,先著眼解決生產的平衡性;
后期工作規劃:
1、質量標準盡快在主任階層通過后,以部門為單位組織員工學習(配上相應的圖片說明),結合現場發現的質量問題圖片進行講解、討論,每個部門至少組織學習二次;
2、每個部門出一份質量標準知識考試試卷,一個部門一個部門組織考試,對于考試前三名的,給予每人發一個紀念品(毛巾或筆記本等);對于不識字的,可讓其口述,指定人員幫他填寫;
3、舉行一場質量意識演講賽,穿插一些質量標準知識(圖例)競答;前期準備工作:
1)提前一個月發出競賽時間、內容及安排的通知。
2)由飛珍網上搜集一些質量教育文章進行張貼,并由各部門結合文章內容組織員進行一次學習、討論;
3)質量標準知識張貼各車間;
4、必須制訂三個月中期生產計劃和一個月的短期出貨計劃;同時應注意:
1)計劃必須滾動式制訂,即上月未完成之計劃自動滾入本月計劃中重新評估、排產;2)插單或進度延誤應及時評估,必要時進行計劃調整;
3)應經常對交接單檢查,確定是否與計劃有差距,如有延誤應及時追查原因,采取措施解決;
4)對于非客觀原因導致車間交接時間延誤的應及時進行處理。
5、質量專題會議必須每周定期召開,具體做法如下:
1)由張冠軍每周對各車間進行一次抽檢,將抽檢結果,填入《每周質量統計報表》,并配上相關圖片證據;
2)會議召開時由張冠軍將一周質量問題統計報表及相關圖片證據通過投影儀放出來,對照質量標準,由各相關部門進行分析原因,提出解決辦法(張總主導);
3)將解決辦法形成會議決議事項,會后由張冠軍進行改善狀況追蹤。
6、質量獎罰制度的討論與實施。(質量獎罰制度現已出來,并做進一步修訂)。
總結上述規劃思路為:
思路一、圍繞質量標準、層層學習討論、配合考試及競賽、結合每周質量專題、輔之獎罰措施;
思路二、制定滾動計劃、加強計劃評估、合理調整計劃、定期檢查進度、進度延誤分析、問題解決與責任追究。
以上是個人看法,不當之處盡情諒解!
郭卿平
2008/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