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招”激勵和留住核心員工
文/李見明
現代企業的競爭究其根本就是企業核心能力的競爭,而核心員工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對他們進行有效的激勵有著重大的意義。他們不僅是企業最重要的人力資源,而且是企業能否取得競爭優勢的關鍵。現代管理者都知道,員工的奉獻精神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動力,所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企業間競爭的加劇,現代企業的管理者越來越重視人的作用,而企業的員工們卻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安分,他們頻繁的跳槽使得管理者們不禁產生了疑問:究竟現代企業的員工還有沒有忠誠可言?合理的流失率有利于保持企業的活力,但是如果流失率過高,企業將不僅蒙受直接的損失,如替換成本、培訓成本等,而且直接影響企業工作的連續性和其他人員的穩定性。當前中小企業都面臨著員工流失率過高的問題導致企業核心競爭力下降,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因而員工的流失,特別是核心員工的流失問題日益受到中小企業管理者的高度重視。
如何來留住核心員工,預防核心員工的流失,就成了中小企業管理者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要想留住核心員工,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卓越績效專家李見明認為:首先中小企業必須了解核心員工的需求。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為五個層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會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實現的需要,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是屬于物質需求,社會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屬于精神需求。所以,中小企業必須從物質和精神兩種需求上能滿足核心員工,讓核心員工能與企業實現共贏,提升核心員工的契合度。李見明認為:中小企業應該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實現:
1、員工能發財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員工的最初需求是重視物質需求大于精神需求,只有在物質需求達到一定的程度的時候,精神需求才會占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小企業也必須提供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待遇。薪酬過低,在員工還沒有融入企業中,還沒有被企業文化所感化,已經被外部的誘惑所吸引,出現了頻繁的跳槽現象。另外,企業在發放薪酬的時候也要貫徹三公原則,如甲員工比乙員工的業績還好,而在實際甲得到獎金比乙還少,原因是主管是乙的老鄉,這種不公平會挫傷業績好的員工的積極性,容易導致員工流失,正如中國古話說的好,人不怕患寡而怕患不均。員工能發財還體現在員工與企業的共贏上,很多中小企業沒有形成規范的績效管理體系,員工做多做少一個樣,沒有把企業的利益和員工的利益捆綁起來,當企業業務繁忙的時候,員工肯定要多付出,所得無所變化,當業務稀少的時候,所得也差不多,這就容易挫傷員工的積極性。李見明認為:如果員工通過自己的努力,看不到能發財或賺錢的希望,必然會挫傷員工的積極性,導致員工的離職傾向增加。
2、員工能成才
這是基于企業是否為員工提供了完善的培訓而言的。據統計,國內80%以上的中小企業不重視員工的培訓,不重視員工的能力提升,使員工在工作幾年后還感覺是在原地打轉,根本得不到提升,這會嚴重影響員工的積極性,覺得在這種企業難以有出頭之日,萌生離職或跳槽的念頭。一個重視員工成長的企業,從新員工入職到在職員工,在每個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培訓項目,幫助員工成才,讓員工能感受每年都能提升,每年都有新的目標,在不斷訓練中成長,增加了員工的充實感而減少了員工的離職或跳槽傾向。
3、員工能做事業
員工能做事業,這是基于給員工提供職業生涯規劃而言的。企業為員工設置不同的職業發展通道,包含技工通道、工程師通道、管理通道,而各通道之間又能互相轉換,這給員工看到了希望,有盼頭。企業會把員工的職業發展目標和自身的戰略發展目標相結合,調整員工的價值觀,根據員工的興趣和技能,把合適的員工配置到合適的位置上,讓員工能有機會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能發揮自身的潛能,實現自我價值,在工作中有盼頭。企業在為員工做職業生涯規劃時,要轉變人才策略,把以外部招聘為主轉化成以內部培養為主,外部招聘為輔,給員工更多的發展機會,增加了員工在企業發展的盼頭和認同感。在具體落實時,可以通過員工技能評級和管理人員內部競聘來實現員工的職業規劃。如有些外資企業很少招聘空降兵,而是通過內部培養,基層操作工可以晉升為技師也可以晉升到公司高層。
4、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提升員工的契合度
企業文化建設是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國內外經驗表明,成功企業一般都具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可以使員工確立共同的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在企業內部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使員工產生一種自我約束和自我激勵。企業管理者特別是高層領導更要建立一種高效企業文化氛圍,激發員工的潛能,讓員工能實現自我價值,形成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強契合度(員工在感情上和理智上都認同公司的文化,愿意為公司的發展而發揮自己的所有潛能,而不計較報酬,把公司的發展當自己的事業來做),增加員工的敬業度和歸宿感,減少核心員工的流失。
總之,要留住核心員工,必須抓住核心員工的內心需求,從物質需求向精神需求發展,在企業內部讓員工能發財、成才、做事業和形成員工認同的文化,才能從根本上留住核心員工。
(本文作者李見明先生,系國際注冊管理咨詢師、經濟管理碩士,全面員工關懷模型創始人、卓越績效模式導入專家、廣東省政府質量獎評審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