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觸企業家階層已經很久,發現愿意學習的企業家數量很龐大,但真正能夠學以致用的卻很少。沒有人愿意停滯不前,更何況面臨巨大市場壓力的企業家們。但為什么企業家們在學習上卻很難有所作為呢?大致原因有四。
其一,企業家們被焦頭爛額的破事打擾的太多了,學習也變成了應急的事情,而非建立學習系統。本來學習就是為了升華經驗、掌握方法的,但大量的知識必須用邏輯搭建,一點知識只能提升一點效率而非效能。
其二,提供學習的機構利益驅動的痕跡太重。什么熱鬧、什么概念新鮮就提供什么課程,什么老師講的好玩就安排這個老師來講,當然學員學不到真正干貨。
其三,老師講授的概念太多,沒有具體操作落實的系統方法,沒有后續實施的持續力量。現在的老師在“逗”學員的路上越走越遠,沒有在“推”的功夫上努力。
其四,傳統學習的方式太單一,課堂講授的再熱鬧,學員根本體會不到實際功效。課堂講授是傳授知識為主,一堂課下來,無數的知識點已經填充了學員的大腦,無從體驗知識點的力道,只是灌輸而已。
現在已經興起的各種新型學習方式開始逐漸改變企業家學習的結構:討論、演練、體驗、考察、游學。但這些方式背后必須有一個邏輯做支撐,那就是改變企業家的思維方法、提高企業家的人文修養、建立簡單有效的哲學意識。同時這個邏輯還要支撐企業家的商業運作。
一代企業家們經過長時間的奮斗已經建立起龐大的商業帝國,但在傳承家族事業的時候就會發現之前的一切努力可能付之東流,毫無力量。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無論之前事業發展多么成功,背后的思想才是真正強大的力量。這已經遠遠超出賺錢本身的范疇。
所以,企業家學習的重點要著重解決三個問題:
一,企業經營改進的后續支持力道。學而不用是為荒蕪。把企業經營的點點滴滴匯聚成系統方法,并且可以傳承下去才是真正的有效。這必須借助于外在的力量才可實現,革自己命的人畢竟是少數。
二,企業持續發展的思維邏輯。所有的學問最終都是哲學,企業家的思想最終必須匯聚成各自企業的哲學體系,形成企業的精神理念。這個理念的形成主要就在于企業家個人的修養和修煉。
三,企業家經營成功的終極追求。為了美好生活是絕大多數企業家走上經營之路的初衷,但很多人在拼死拼活的過程中逐漸忘卻了上路時的這個樸素想法。有健康的身體、有美好的家庭生活、成為兒女的人生榜樣、有受人尊重的社會地位、有可以傳承百年的成功事業、為社會和國家多做貢獻,這些都構成了企業家的終極追求。有這樣的結果也是大多數企業家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召喚。
所以,學習仍然是必然的選擇,但學習的方式必須改變。
我們建議企業家再學習的時候,就要重新架構自己的學習模式,讓經營企業的方法論更務實、讓自己的世界觀更偉大、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充滿美的意境。
成功者永遠是這樣的:成就自我、兼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