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說法——為企業轉型成功保駕護航的18堂輔導課(序言)
白洪山 戰略轉型執行力與組織變革領導力提升專家 Hudson_pak@21cn.com
《18堂輔導課》系列文章的背景:由于國家大力推動企業轉型升級的“風口”效應,很明顯,這兩年有越來越多的企業老板、高層們,或主動、或被動、或被迫地期望掌握成功轉型變革的系統方法了。作為一個持續十多年專注轉型執行力和變革領導力的咨詢師,在過去的這兩年多時間里,也是樂此不疲地奔波于企業交流和各種課堂,傳播理念、模式和方法,分享我們的研究案例和咨詢實操經驗,希望能夠幫助企業的決策者、管理者們,盡快掌握提升企業轉型執行力、變革領導力的一些觀念、思路、方法和工具,避免大家重走我們十多年前走過的轉型彎路,順利走出轉型的迷茫和困境。
在每次的企業交流和課堂上,在講解運用于轉型執行力、變革領導力的模式、方法和工具的同時,我們總是希望能夠將相關案例介紹的透徹、再透徹些,以便學員們能夠多些真實感受、實際工作中企業少走彎路。但是限于時間和場合,每當課程結束時,還是會有學員反映學習時間太短、信息量太大,案例和方法講解的不夠仔細、完整,擔心沒能準確理解、正確領會,希望能提供一個完整的書面教材、書籍,幫助大家在回到工作現場時,能夠隨時參照案例、借鑒經驗,降低自己的轉型風險。
針對這些問題要求,在此次的《轉型護航18堂輔導課》系列文章中,我們選擇了一個完整的轉型輔導實操案例,將真實輔導過程中所運用的理念、方法、工具和咨詢過程的工作記錄,整理、匯編成便于大家閱讀理解的圖文介紹。希望通過這個真實案例的完整、系統講解,能夠讓大家獲得一種身臨其境的具體感受,幫助學員、客戶更好地理解、領會課堂中交流的內容,也希望讓更多的新讀者,了解、理解、掌握如何系統、有效推進本企業轉型工作的方法,真正理解、掌握化解轉型阻力、實現系統變革的真功夫。
為什么選這么一個普通的案例。十年轉型咨詢、實操工作下來,各行各業的成敗案例多多,為什么偏偏選這么個普通的案例?因為這是一個“不普通的普通案例”,其轉型成功帶來的變化的確令人振奮——在一個行業增長不足5%的市場環境中,連續三年實現了業績超過90%的快速增長,尤其是市場份額與盈利能力同步提升、資金周轉周期持續加快、員工薪酬增長與產品成本下降同步的良好發展勢頭。關于這個案例的背景,我們在系列文章《“行業攪局者”的商業模式是如何煉成的》中已有較詳細的介紹。
更主要的是,選此案例為課程的主線,主要是考慮到該企業案例的三個代表性:
一是,案例涉及內容有完整的代表性。從本案例涉及的內容范圍來講,這是個完整實現企業轉型變革的成功案例。案例中,我們用兩年半的時間、從戰略到人員的18個主題系列、從股東到全體中層以上團隊的全程參與,幫助企業真正實現了由老板的轉型設想、到員工轉型成功的整個過程。全面展示了轉型變革“解凍、重構、在凍結”三階段需要涉及的各個環節和問題;
二是,企業所處行業、業務有代表性。從所處行業和企業特征來講,作為一個消費品行業的轉型企業,本案例對目前多數轉型企業來講也具有可參照性。由于是所謂勞動密集型、制造型企業,這個轉型案例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應對方法,可以為大量的勞動密集型、傳統制造型、傳統服務型企業的轉型提供成功的信心和可行的參照,能夠有效回答在互聯網+轉型過程中,實體企業如何成功突圍的疑慮;
三是,企業資源、能力特征有代表性。與多數勞動密集、消費類民營企業一樣,案例中企業的管理團隊學歷并不高、管理基礎并不是很完善、員工能力普遍也跟不上企業老板轉型的期望和要求。因此,從遇到問題的內容、解決方案的豐富程度和貼切性來講,從本案例涉及的理念思路、定制特色、輔導研討、實施過程、參與方式等各方面,大家從中可以感受到比較全面、深度的經驗和教訓。
案例文章的主要架構和內容指引。本質上來講,這兩年半時間、18堂課的主要目標和工作內容,都是在圍繞有效化解制約企業成功轉型的關鍵組織阻力、員工阻力體系障礙來設計和展開的。概括來講,如(圖0-1)內容結構總圖所示,本系列文章的總體結構框架,也是以企業轉型執行力、變革領導力提升的《SVB三原則》為指導主線,以《企業戰略轉型與組織競爭力提升SOC全景圖》為內容藍圖,通過對18堂輔導課中核心內容、操作過程、階段成果的介紹,幫助各位理解、感受,我們是如何在每堂課中借助最簡單、直觀、可靠的“生產管理式”表單等方法,持續不斷、多次反復地進行《解凍—重構—凍結》、《目睹—感受—行動》輔導實踐,最終實現了企業組織層面的《四正確》、員工層面的《四協同》,確保了轉型過程中企業市場競爭力、企業綜合業績、組織發展能力的持續提升。
文章主題內容包含三大部分:
? 第一部分:澄清轉型戰略、構建戰略體系,并就企業將向哪里轉?轉什么?轉成什么樣?怎么轉成?等相關問題達成共識;
? 第二部分:澄清基于戰略的組織體系、運營體系,將戰略構想轉化為基于相關者共識的《GAME》體系要求,轉化為陽光化的體制與支撐體系;
? 第三部分:澄清實現戰略、組織、運營對企業各級員工行為的具體要求,建立基于相關者共識的《EACH》要求體系,建立基于實現“價值鏈通暢、功能強、有競爭力”的市場化激勵機制與支撐體系。
第一部分:戰略體系層面,共六堂課
第一堂課:《企業轉型戰略體系——發展戰略體系澄清工作坊》
第二堂課:《企業轉型戰略體系——核心競爭力與管控模式澄清工作坊》
第三堂課:《企業轉型戰略體系——競爭/業務戰略澄清工作坊》
第四堂課:《企業轉型戰略體系——業務模式與執行體系澄清工作坊》
第五堂課:《企業轉型戰略體系——功能/職能戰略澄清工作坊》
第六堂課:《企業轉型戰略體系——管理模式與執行體系澄清工作坊》
第二部分:組織體系層面,共六堂課
第七堂課:《企業組織轉型——企業年度經營計劃建立流程與體系澄清工作坊》
第八堂課:《企業組織轉型——戰略組織績效與激勵機制澄清工作坊(目標線)》
第九堂課:《企業組織轉型——組織績效體系與激勵機制澄清工作坊(目標線)》
第十堂課: 《企業組織轉型——核心管控流程與關鍵責任體系澄清工作坊(責任線)》
第十一堂課:《企業組織轉型——部門定位、職責與核心能力體系澄清工作坊(能力線)》
第十二堂課:《企業組織轉型——營銷分公司組織績效與激勵體系澄清工作坊(動力線)》
第三部分:員工隊伍層面,共六堂課
第十三堂課:《企業員工隊伍轉型——企業崗位動態責任體系澄清工作坊》
第十四堂課:《企業員工隊伍轉型——企業核心崗位能力體系澄清工作坊》
第十五堂課:《企業員工隊伍轉型——企業薪酬激勵體系轉型澄清工作坊》
第十六堂課:《企業員工隊伍轉型——企業人力資源隊伍規劃澄清工作坊》
第十七堂課:《企業員工隊伍轉型——企業文化轉型與體系建設澄清工作坊》
第十八堂課:《企業員工隊伍轉型——企業轉型領導力體系建設澄清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