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書之首《大學》中云:“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其中,“致知在格物”是說:獲得知識的途徑在于認識和研究萬事萬物的發展和變化的道理。
而國學術數之學恰恰就是專注于認識和研究萬事萬物的發展和變化規律的一門學問。所以,我們完全可以負責任的說,認識和研究國學術數就是“致知在格物”的具體體現。
傳播國學術數絕對不是傳播封建迷信,而是傳播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命脈,是天之大任。
要將天之大任傳承好,我們就必須秉承:古為今用,洋為中用,中西合璧,與時俱進的原則,絕對不能照本宣科或者生搬硬套,而應該與現代社會和現實生活相結合,傳播現代人可以聽得懂,可以執行,可以接受的國學術數知識和技能,使之通俗化,簡單化,大眾化。
中國國學術數研究院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于國學術數現代應用與傳播的研究和實踐領域,目前與北京大學、武漢大學等知名高校的MBA、EMBA班長期合作,以每年不低于二十場,每場不少于一百人的發展速度在高校內的高端企業家人群積極傳播。
今年,我院又與招商銀行深度合作,為招商銀行各省分行的私人銀行定制國學術數專題講座,為我院進一步拓展金融系統業務打開了一扇大門。